新华字典

漕庾是什么意思

词 语漕庾
解 释【意思解释】1.漕粮仓。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漕庾相关的词语

漕藏【意思解释】1.指漕米仓库。
漕台【意思解释】1.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漕粟【意思解释】1.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漕浴【意思解释】1.谓漕河之水忽上忽下。
漕河【意思解释】1.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
漕司【意思解释】1.亦称"漕运司"。 2.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漕舟【意思解释】1.运漕粮的船。
漕引【意思解释】1.犹漕运。
漕转【意思解释】1.指水运和车运。
漕艘【意思解释】1.供漕运的船。
漕漼【意思解释】1.象声词。形容水声。
漕魁【意思解释】1.漕试第一名。
漕道【意思解释】1.即漕路。
漕渠【意思解释】1.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
漕国【意思解释】1.西域古国名。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作"劫布呾那",当为*kapūt?n(Gubdan)/Kebud对音。
漕仓【意思解释】1.存放漕米的仓库。
漕院【意思解释】1.指管理漕务的官员。
漕府【意思解释】1.管理漕务的官署。
漕项【意思解释】1.明清在民户应纳漕粮正税外所征各项附加杂税的总称。
漕庾【意思解释】1.漕粮仓。
漕庾【意思解释】1.漕粮仓。
仓庾【意思解释】1.贮藏粮食的仓库。
阿庾多【意思解释】1.梵语的译音。数词。兆﹐即一万亿。
禀庾【意思解释】1.粮仓。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
鲍庾【意思解释】1.南朝宋鲍照和北周庾信的并称。
边庾【意思解释】1.边地的粮仓。
釜庾【意思解释】1.釜和庾﹐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数量不多。
官庾【意思解释】1.官府的谷仓。
贵庾【意思解释】1.谓待价而囤积货物。
浑庾【意思解释】1.亦作"浑窳"。 2.古国名。
库庾【意思解释】1.粮仓。
大庾岭【意思解释】1.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
夹庾【意思解释】1.见"夹臾"。
积庾【意思解释】1.指积存在露天的谷物。语出《诗.小雅.楚茨》"我仓既盈﹐我庾维亿"毛传:"露积曰庾。"
廐庾【意思解释】1.亦作"厩庾"。 2.厩库。
京庾【意思解释】1.大粮仓。
廪庾【意思解释】1.粮仓。
秋庾【意思解释】1.囤积秋粮的仓库。
囷庾【意思解释】1.粮仓。
万庾【意思解释】1.谓谷物丰盛。庾,露天的谷仓。

漕庾造句

漕庾相关的成语

水落归漕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漕庾相关的成语分类

漕庾相关的词语

漕船【意思解释】1.用于漕运的船只。
梴梴【意思解释】1.木长貌。 2.绵长貌。
柴灶【意思解释】1.烧柴禾的锅灶。
柴帘【意思解释】1.用芦苇做的遮蔽门窗的帘子。形同竹帘。
柴营【意思解释】1.营寨。
柴积【意思解释】1.犹柴堆。
柴薪【意思解释】1.作燃料用的杂木。
柴槱【意思解释】1.积聚的柴堆。
柴毁骨立【意思解释】1.谓居亲丧哀伤过甚,骨瘦如柴。
柴楂【意思解释】1.木栏,栅栏。
柴粟【意思解释】1.木柴和粟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柴祭【意思解释】1.古代祭礼之一。烧柴祭天。
柴桑门【意思解释】1.晋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作《归去来兮辞》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后因以"柴桑门"泛指故里的家门。
毳膻【意思解释】1.牲畜的腥臊气。借指入侵者。
毳幙【意思解释】1.亦作"毳幕"。 2.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毳冕【意思解释】1.毳衣和冕。古代天子祭祀四望山川时所用礼服。
毳羽【意思解释】1.指羽毛。
沧澥【意思解释】1.沧海,大海。
沧溟【意思解释】1.大海。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沧路【意思解释】1.犹海路。
沧渤【意思解释】1.东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沧浪客【意思解释】1.浪迹江湖的人。
沧浪亭【意思解释】1.江苏省苏州市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后归宋苏舜钦。舜钦在园内建亭曰"沧浪",遂因亭名园。后又为韩世忠所有,俗称韩王园。园内假山起伏,古木葱茏,径幽水曲,颇具一格。
沧浪君【意思解释】1.狼的别称。
沧浪天【意思解释】1.犹言苍天。
沧流【意思解释】1.青色的水流。
沧海横流【意思解释】1.海水到处泛滥。比喻时世动乱不安。
沧海客【意思解释】1.指航海者。
樗博【意思解释】1.即樗蒲。
种人【意思解释】1.同种族的人。
樗社【意思解释】1.指村社。
樗村【意思解释】1.荒村。
稠饧【意思解释】1.一种厚的饴糖。
稠穊【意思解释】1.稠密。
稠沓【意思解释】1.多而重复。

漕庾相关的成语补全

漕庾相关的成语接龙

漕庾其他造句

庾信造句1、庾信的创作中昭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价值取向。
2、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庾信作更为广阔的文化考察,探究庾信创作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3、林先生文革期间曾经被上峰点名为庾信小赋作注,后有晚辈小子苛论此为白圭之玷,梁效解散后林先生再也没有和政治沾过边,晚年几乎成为一代大隐。
4、在庾信文化内蕴丰富的创作中,亦有着对道家文化的崇尚。
5、本文共五章,前面四章分别是曹植、阮籍、陶渊明、庾信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的探索,最后一章是对前面分析的总结并对魏晋六朝文人对楚辞的接受有概括性地分析。
6、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7、庾信后期的情感、思想与行为充满了矛盾。
8、他奇怪的是李白有旷世无二的才华,超过了鲍照、何逊、阴铿,也不亚于他最佩服的庾信,却并不把诗当回事儿。
9、鉴于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庾信的碑志文作为论述主体,旨在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与论述,进而为研究整个碑志文发展提供个案支撑。
10、新世纪以来,庾信的碑志文作品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也相继问世。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