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遽卒是什么意思

词 语遽卒
解 释【意思解释】1.急促。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遽卒相关的词语

忩遽【意思解释】1.匆遽。
怱遽【意思解释】1.忙碌。 2.匆促,急急忙忙。
丛遽【意思解释】1.繁多而急迫。
促遽【意思解释】1.急促匆忙。
传遽【意思解释】1.传车驿马。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 2.犹言供役使,奔走。
仓遽【意思解释】1.匆忙急迫。
卒遽【意思解释】1.仓促急遽。
边遽【意思解释】1.指边境警报。遽,驿车。古时以边地的驿车传递警报,故称。
薄遽【意思解释】1.急迫。
怖遽【意思解释】1.惊惶。
蜚遽【意思解释】1.见"蜚虡"。
飞遽【意思解释】1.神兽名。
遑遽【意思解释】1.惊惧不安。
皇遽【意思解释】1.惊恐。皇﹐通"惶"。
慌遽【意思解释】1.慌乱,惊慌。
偟遽【意思解释】1.恐慌不安貌。偟,通"惶"。
何遽【意思解释】1.亦作"何渠"。亦作"何讵"。 2.如何,怎么。
忙遽【意思解释】1.匆忙急速。
遽驿【意思解释】1.传车和驿马。
遽篨【意思解释】1.簟,竹席。
卒卒【意思解释】1.匆促急迫的样子。
卒律律【意思解释】1.形容急骤猛烈的样子。
卒业生【意思解释】1.即毕业生。
倡卒【意思解释】1.军中表演歌舞百戏者。
貙卒【意思解释】1.犹言精兵锐卒。
怱卒【意思解释】1.忙碌;匆促。
仓卒【意思解释】1.亦作"仓猝"。 2.匆忙急迫。 3.非常事变。
卒隶【意思解释】1.指服兵役﹑劳役的人。
卒史【意思解释】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赤卒【意思解释】1.亦称"赤弁丈人"。亦称"赤衣使者"。 2.赤色的小蜻蜓。
苍卒【意思解释】1.匆忙;慌张。
漕卒【意思解释】1.运漕粮的士兵。
材卒【意思解释】1.有才勇之兵。
从卒【意思解释】1.谓率领徒众。 2.部下的士卒。
卒然【意思解释】1.终于,最后。
卒使【意思解释】1.差役。
卒溜急剌【意思解释】1.形容非常锋利的样子。
卒乘【意思解释】1.士兵与战车。后多泛指军队。
卒列【意思解释】1.行伍。
卒哭【意思解释】1.古代丧礼,百日祭后,止无时之哭,变为朝夕一哭,名为卒哭。

遽卒造句

遽卒相关的成语

疾言遽色疾:快,急速;遽:仓猝,急。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仓卒之际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丢卒保车原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贩夫驺卒小商贩和隶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贩夫走卒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
过河卒子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躬先士卒犹身先士卒。现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聊以卒岁聊:勉强;卒:终;岁:年。勉强地度过一年。
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马前卒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轻卒锐兵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瓦合之卒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的军队。
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优游卒岁悠闲度日。
整旅厉卒整训军队,激励士卒。
整旅厉卒整训军队,激励士卒。

遽卒相关的成语分类

遽卒相关的词语

遽迫【意思解释】1.急迫。
遽委【意思解释】1.指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遽即【意思解释】1.立即。
遽步【意思解释】1.急行,快走。
遽忙【意思解释】1.匆忙。
遽色【意思解释】1.严厉的脸色。
遽央【意思解释】1.终尽;完毕。
遽切【意思解释】1.急切。
遽人【意思解释】1.驿使;驿卒。
径隧【意思解释】1.指甬道。
迹响【意思解释】1.亦作"迹响"。 2.踪迹和声响。
迹察【意思解释】1.寻迹察访。
迹痕【意思解释】1.犹痕迹。
迹射【意思解释】1.谓寻踪射击。
迹捕【意思解释】1.亦作"迹捕"。 2.跟踪追捕。
迹状【意思解释】1.亦作"迹状"。亦作"迹状"。 2.行迹,迹象。
迹兆【意思解释】1.亦作"迹兆"。 2.踪迹和征兆。
迹印【意思解释】1.痕迹。
迹人【意思解释】1.周代掌管狩猎之官。 2.指探子。
迦兰陁【意思解释】1.见"迦兰陀"。
迦罗婆劫【意思解释】1.木绵的别名。
迦罗【意思解释】1.佛祖诞生地"迦维罗卫"的省称。 2.梵语k?la的音译。微量名,一毛的百分之一;事物最小的部分。 3.梵语k?la的音译。实时,世间之时。佛教二时之一。
迦卫【意思解释】1.佛祖诞生地"迦维罗卫"的省称。
迦楼罗【意思解释】1.梵语的音译。佛教指天龙八部之一,即金翅鸟,半人半鸟,金身红翼,颈有如意珠,两翅展开达336万里,以龙为食。
迦维罗越【意思解释】1.见"迦维罗卫"。
迦箅香【意思解释】1.即藿香。
迦叶【意思解释】1.释迦弟子以迦叶为名者五人,经论中单称迦叶是指摩诃迦叶波,他年高德劭,称为大迦叶。释迦殁后佛教结集三藏时,他是召集人兼首座。中国禅宗又说他是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西土二十八祖之始祖。 2.借指佛教禅宗。因迦叶被认为是中国禅宗初祖,故称。 3.佛教指释迦佛以前的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卷十三。
迦梨迦【意思解释】1.亦作"迦梨郊"。 2.梵语kalik?的音译。衣名。 3.梵语的音译。民族名。亦为龙名。
迦奢草【意思解释】1.梵语的音译。一种茅草,常作坐具等用。
迦陵频伽【意思解释】1.梵语的音译。鸟名,意译为好声鸟。佛教传说中的妙禽。
迦陵【意思解释】1."迦陵频伽"的省称。
迦师错【意思解释】1.小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小麦》。
迦真邻陀【意思解释】1.见"迦旃邻提"。
迦持【意思解释】1.谓佛教戒律。
迦沙【意思解释】1.古代突厥语的音译,意为宝石。黠戛斯(即结骨)人用以称陨铁。 2.即袈裟。

遽卒相关的成语补全

遽卒相关的成语接龙

遽卒其他造句

遽下造句1、外科医师在遽下结论时,常忽略了一些必要步骤及细节。
2、可是,由于素称强国的俄国存在,他们又对这一“公例”发生怀疑,不敢遽下结论,说话的口气硬不起来;他们期望日本胜利,证明这一“公例”。
3、余记杨凝式帖之疑,未敢遽下结论。
4、据此,涂醒哲遽下结论说“枪击案是结合催票与国民党接班卡位的选举奥步”。
5、至于中国是否加入或者何时加入该集团,那就更不能遽下结论。
6、医师在遽下结论时,常忽略了一些必要步骤及细节。
7、绿营如此遽下结论,其目的只是为了选举,将郝市府斗垮斗臭,拉下马来,才是绿营的最高指导目标。【小学生网】
8、就某个问题做定论之时,吾人不该过早遽下结论。
9、尽管面临批评,他仍坚持到第二天才将波士顿爆炸案定性为恐怖行为,除此之外他没有妄加推测,也希望民众在未掌握所有事实前不遽下结论。
10、至于这种佛像是北方学南方,抑或南方学北方的问题,恐怕更加复杂,不好遽下结论。
急遽造句1、情况急遽每况愈下。
2、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要知道云伊原先虽然实力急遽提升,但是为了配合境界,却是也加速的修炼着各种招式,但这样一来,也难免就有些斧凿之气,完全失去了那种自然之功。
4、沙平的眼中出现了惊惧恐慌的神色,看着眼前急遽变大的画戟,他惊慌失措,这是人类无法拥有的能力。
5、具小形化及高安定之特性适用于极性反转回路及须急遽印加逆向电压之回路,例如:信号交连或喇叭等回路。
6、昏迷状态的仇无衣紧紧抿着双唇,眼皮急遽地跳动着,好像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而且绝对不是一个美梦。
7、云彩也急遽朝西边飞游,风云变幻,整个苍穹一时间便激越飞腾起来。
8、一九八一年棉织品的进口量急遽上升。
9、因此她凌空冲向山脊的那一头,不料并没有感觉到绳索急遽抽动、固定,反而自由落体般坠下虚空。
10、那消息使物价急遽下降。
遽变造句1、上官岚脸色遽变,猛地冲上前,一把将站在距离溪水边最近的熊琱拉了回来。
2、乐户是自北魏立乐籍以来从事各种官方及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特殊社会群体。明代是乐籍制度急遽变迁的重要时期。
3、造反:在政治上,以一种恶政的形式,带来的遽变。
4、但是白玉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变色,反而右手一抬,却是将剑势再次遽变,改削为挑。
5、看着眼前急遽变大的铁架床,瘦男脸一阵抽搐扭曲,哐的一声,瘦男的头重重的撞到了铁架床,四脚朝天摔倒在地上。
6、武官处就近负责,全力辅导协助与监控,而今黄杜卿家逢遽变,如果心理素质不能克服压力,势必无法完成艰难的学业。
7、炎傲风遽变的态度,还是让叶夕很是受用的,甜甜的一笑后,叶夕就有点羞涩的说道。
8、格陵兰的冰层记录中,剧烈的气候遽变事件出现不下。
9、独眼老抽怔怔地望着它,神情急遽变化,头顶那片竖直的冠毛耷拉下来,身上恣张的猴毛也像含羞草一样闭谢合拢,眼睛里的绿光渐渐黯淡,咬牙切齿的脸蒙上一片苦涩,整个身体迅速萎缩干瘪下去,像只脱水柠檬一样越缩越小。沈石溪
10、沙平的眼中出现了惊惧恐慌的神色,看着眼前急遽变大的画戟,他惊慌失措,这是人类无法拥有的能力。
遽然造句1、我遽然觉得自己似乎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2、我遽然就觉得自身像个富丽的木偶,演尽了一共的悲欢离合。
3、但到左右,实验室遽然变成哈哈镜,他的四肢也逐渐僵硬了。
4、周梦君的母亲思儿心切,从遥远的东北来到上海看望儿子,未等到母子相见就遽然离世。
5、想到这里,他心头骤冷,遽然抬眼看向几米外那个戴着鸭舌帽的骄傲女人,额上不自觉沁出一片细密的汗珠。
6、有人认为,市场剧烈波动代表着货币政策收紧将导致银行融资成本上升的预期发生遽然改变,不过分析师和交易员对这种看法不以为然。
7、要知道这一突然变化——黑衣人遽然停身,回身章击柳南香,柳南香猝不及防之下反击,和黑衣人对掌——不过是发生在一瞬间,其惊险实难描述。
8、死别,是遽然断裂的山崖,罅隙巨大。回身无路。安意如
9、她遽然地去援助他。
10、那点薄雪如同遽然害了羞,轻轻露出点粉色。
急遽造句1、情况急遽每况愈下。
2、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要知道云伊原先虽然实力急遽提升,但是为了配合境界,却是也加速的修炼着各种招式,但这样一来,也难免就有些斧凿之气,完全失去了那种自然之功。
4、沙平的眼中出现了惊惧恐慌的神色,看着眼前急遽变大的画戟,他惊慌失措,这是人类无法拥有的能力。
5、具小形化及高安定之特性适用于极性反转回路及须急遽印加逆向电压之回路,例如:信号交连或喇叭等回路。
6、昏迷状态的仇无衣紧紧抿着双唇,眼皮急遽地跳动着,好像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而且绝对不是一个美梦。
7、云彩也急遽朝西边飞游,风云变幻,整个苍穹一时间便激越飞腾起来。
8、一九八一年棉织品的进口量急遽上升。
9、因此她凌空冲向山脊的那一头,不料并没有感觉到绳索急遽抽动、固定,反而自由落体般坠下虚空。
10、那消息使物价急遽下降。
卒然造句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治学谨严者,多半为人随和坦荡,“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永远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周老温文尔雅,处惊不变。
3、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4、远处正交头接耳聚在一起,好像在讨论什么事的那帮人,突然听到这钢铁般的声音,好像凭空砸来一枚炸弹似的,卒然闪开,纷纷看了过来。
5、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故曰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
6、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
7、因中风病大多卒然昏扑,不省人事,失语,无法表达病情,所以在护理上密切注视中风患者的精神状态尤为重要。
8、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鬬,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
9、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10、据臣观之,咸阳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四塞皆固,金城相连,卒然有急,百万众亦可轻易据之!入关而都,是为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者也!请大王明断!
卒读造句1、自愿问答作为强迫手段继续下来,但真正的自愿者却大多来自公司从事低层工作的自然人,考核的通过率低得不忍卒读。
2、一场戏即将落幕,不管过程如何精彩或是不忍卒读,结局却是那样的寂寥与苍凉。
3、上海的街景简直不忍卒读。
4、他意在凸显先爷面对困境绝不服输的意志力,但描写得如此惨烈,以致让读者不忍卒读之余,发现了些别的。
5、这样的新闻让人不忍卒读,这样的新闻却每天都在发生。
6、书中并未出现什么意外,民众不忍卒读。
7、人性的弱点和欲望在本来就充满绝望的书写里,就像癞头上点点血色的伤口,使人不忍卒读。
8、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
9、通过诗人的揭露,使读者得知封建社会全盛之日的伞盖下面,遮掩着几多下层劳动人民的血泪,真是不忍卒读。
10、更大者冲城毁池,一片汪洋,人尽为鱼鳖,其惨状不忍卒读。
卒于造句1、弘昀生于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酉时,母为齐妃李氏,卒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日,时年。
2、我皇朝焉能如病夫卒于病榻!倾泠月
3、安然到老,高楼大厦,妻宫两硬无刑,子息三人,只有一人送终,寿元七十七岁,卒于。
4、穆员给裴济写的墓志,“卒于京师静安坊之旅舍”。[小学生网]
5、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
6、福宜生于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寅时,卒于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丑刻,时年,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侧福晋。
7、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
8、议员肯尼迪于周二晚些时候在他马塞诸塞州的家中辞世。他也是前总统粤翰。肯尼迪的最后一个幸存兄弟,卒于。
9、仙逝者,严周氏,三十有五,生于庚午,卒于甲辰,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忠心守节。
10、翌年,奉旨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途中病卒于广东潮州普宁行馆。
军卒造句1、张好古这桌最近,他抢到了前头,就瞧街上的小贩四散奔逃,由远处跑来一匹青鬃马,蹄跳咆嚎、鬃尾乱乍,后边追着几个军卒,看来是匹军马惊了。
2、檀道济乘夜命军卒唱筹量沙,以少数米粒覆盖于沙上。
3、军卒们:“多谢”,然后先舀了两瓢酒,送给老都官和杨志。
4、剑的用法很多,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烦复杂乱,但军中之剑,只有一式,劈!古之军卒,强者称勇。
5、八旗和新降顺的明军军卒之间可能有矛盾!这便是李贤今晚想要利用的机会。
6、前者由于世风使然,敬重读书人,郭师爷识文断字,又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军卒们当然尊重他。
7、战至昨晨,敌军卒不支溃退,死伤之重,得未曾有。
8、这也是为什么封神时代,大商军卒在这岐山大败后,就只能凭借关卡抵挡西岐的进攻,最后被各个击破。
9、目到总兵府,李汉超分派诸将,清点粮草,整理防城器械,还派出军卒出城到四乡贴出布告,告知四乡百姓,宋辽两国又要交兵,百姓们是撤是留,听其自便。
10、魏军乘隙追击,宋军畏惧,檀道济乘夜命军卒唱筹量沙,即以少数米粒覆盖于沙上,以迷惑魏军。
隶卒造句1、至于驵会庸流、么麽贱品,亦戴方头巾,莫知禁厉,其俳优隶卒,穷居负贩之徒,蹑云头履行道上者,踵相接而人不以为异。
2、这就要说到明朝的另一种户籍——贱籍,主要包括奴婢、隶卒、乐户倡优等。
3、如果要去检阅军政,更不得了,“署中上自大人,下至隶卒,无不赶办行装,成衣工不计其数”。
4、社会上常常是“娟优隶卒”并称,被目之为“不足齿数之列”。
5、艺人们在旧社会被称为“隶卒倡优”四大贱民之列。
6、在此期间,孙嘉淦认真“行走”,与隶卒同吃住共甘苦,深得吏卒们的拥戴。
7、这主要是为了核对童生身份,避免有刑、丧、过、犯、冒籍、倡优、隶卒等情况。
8、明清法律规定,倡优隶卒及其子孙三代,不准参加科举。
9、组织成分极为复杂,“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
10、清制,“奴仆及倡优隶卒”俱属“贱民”,禁与良民为伍,翠喜既属乐籍,则没有资格去李大人家听差。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