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偻翣是什么意思

词 语偻翣
解 释【意思解释】1.棺盖边的饰物。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偻翣相关的词语

佝偻病(偻lóu)【意思解释】俗称“软骨病”。因缺乏维生素d,造成小儿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不正常,从而影响骨骼发育而引起的婴幼儿全身性疾病。早期可出现多汗、烦躁、好哭、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以后可有骨骼发育受障碍的现象,如头颅骨因钙质沉着少而出现软化区,俗称“乒乓头”;胸骨中部向前凸出,似“鸡胸”样;手腕环状隆起,犹如“手镯”;下肢挛曲,呈现“x”或“o”型腿等。
偻偻【意思解释】1.弓身貌。形容恭顺。
背偻【意思解释】1.背部弯曲;驼背。
俯偻【意思解释】1.低头曲背。
佝偻病【意思解释】病,患者多为婴幼儿,由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磷的能力降低等引起。症状是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也叫软骨病。
佝偻【意思解释】①驼背:佝偻龙钟|佝偻扶杖而行。②弯曲:佝偻着腰|佝偻得可怕。
工偻【意思解释】1.见"工娄"。
肚里有偻罗【意思解释】1.谓心里别有打算。
聚偻【意思解释】1.古器物名。《庄子.达生》:"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陆德明释文:"司马云:'聚偻,器名也,今冢圹中注为之。'一云:聚偻,棺椁也。"一说,为柩车之饰。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庄子》。
脊偻【意思解释】1.脊背向前弯曲;驼背。
踽偻【意思解释】1.伛偻。踽,通"伛"。
偻垢【意思解释】1.犹言丑恶肮脏。
偻啰【意思解释】1.见"偻罗"。
偻步【意思解释】1.弯下身子走路。
偻数【意思解释】1.屈指而数。
偻背【意思解释】1.弓着背。
偻句【意思解释】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晋,臧会窃其寶偻句,以卜为信与僭,僭吉。"杜预注:"偻句,所出地名。"后因以"偻句"称龟。唐刘禹锡《罢郡归洛阳寄友人》诗:"不见蜘蛛集,频为偻句欺。"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物名》:"偻句之地出,则名曰偻句。"一说古无地名曰"偻句",偻句乃谓龟背之中高而两旁下。参见清朱彬《经传考证.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五年》。
偻身【意思解释】1.驼背。 2.弯下身子。
偻行【意思解释】1.曲背而行。形容衰老。
偻罗【意思解释】1.见"偻罗"。
翣翣眼【意思解释】1.犹一眨眼。形容快速或短暂。翣,用同"眨"。
璧翣【意思解释】1.古代树在钟鼓横架两角的扇状装饰物。《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郑玄注:"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之角上。"孔颖达疏:"翣,扇也。言周画缯为扇,戴小璧于扇之上。"《续文献通考.乐》:"元制,建鞞应同一座,通谓之树鼓……又为重斗方盖,并缭以彩缯,四角有竿,各垂璧翣流苏。"亦用为丧葬之饰。即遮护棺柩的掌扇。《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绥,夏后氏之绸练,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郑玄注:"此旌旗及翣者,皆丧葬之饰。"孔颖达疏:"周之璧翣者,谓周代以物为翣,翣上戴之以璧,陈之而鄣柩车。"
黼翣【意思解释】1.古代出丧时所用的棺饰,上画斧形。
黻翣【意思解释】1.古代出丧时画有?形的棺饰。
凤翣【意思解释】1.古代帝后仪仗用物。指用野鸡或孔雀羽毛编成的大掌扇。
画翣【意思解释】1.有彩画的棺饰,古代出殡时用之。
輀翣【意思解释】1.亦作"轜翣"。 2.柩车上的羽饰。
蒌翣【意思解释】1.古代棺饰。或为覆于棺上的彩帛,或为绘于外板的彩饰。
旒翣【意思解释】1.丧葬时用的铭旌与翣柳。
柳翣【意思解释】1.《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皆棺饰。"贾公彦疏:"翣即上注方扇是也。柳即上注引《丧大记》帷荒是也。"后因以"柳翣"泛指出殡时柩车上的棺饰。
偻翣【意思解释】1.棺盖边的饰物。
墙翣【意思解释】1.棺饰,其形似扇。
翣毛【意思解释】1.鱼鳃中羽毛状的组成部分,今称鳃丝。
翣菨【意思解释】1.古代棺饰。
翣血【意思解释】1.即歃血。翣,用同"歃"。
扇翣【意思解释】1.古代仪仗中的长柄大扇,用以障尘蔽日。又称障扇或掌扇。《小尔雅.广服》:"大扇谓之翣。"王煦疏:"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2.泛指一般的扇子。
翣柳【意思解释】1.古代出滨时的棺饰。《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皆棺饰。"孙诒让正义:"凡覆柩车者,上曰柳,下曰墙。柳衣谓之荒,墙衣谓之帷。"后以"翣柳"指灵柩。
旐翣【意思解释】1.丧葬时引柩的丹旐与饰棺的霎。
羽翣【意思解释】1.羽制的扇形物。古代用为棺饰。柩车行,人持行两旁以障柩车。 2.帝王仪卫中的掌扇。

偻翣造句

偻翣相关的成语

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偻:弯曲。同“指不胜屈”。
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偻:弯曲。同“指不胜屈”。

偻翣相关的成语分类

偻翣相关的词语

偻俯【意思解释】1.弯下身子,表示恭敬。
偻指【意思解释】1.屈指而数;屈指。
六骥【意思解释】1.谓驾车的六骏马。 2.相传羲和为日御﹐驾六龙﹐故亦以"六骥"比喻日光﹑光阴。
六尊【意思解释】1.六种注酒器。
六诏【意思解释】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六钧【意思解释】1.《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六街【意思解释】1.唐京都长安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汴京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僥巡六街。"胡三省注:"长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司空图《省试》诗:"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汴京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六傅【意思解释】1.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西晋末始置此六职。唐虽有此职﹐但因人而设﹐不皆有。宋以后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六贵【意思解释】1.指南朝齐废帝东昏侯所宠信之萧遥光﹑萧坦之﹑徐孝嗣﹑刘暄﹑江祏﹑江祀六人。
六禽【意思解释】1.六种供膳的禽类。《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禽﹐雁﹑鹑﹑鷃﹑雉﹑鸠﹑鸽。"郑玄注则"六禽﹐于禽献及六挚﹐宜为羔﹑豚﹑犊﹑麛﹑雉﹑雁﹐凡鸟兽未孕曰禽。"说与郑司农异。
六极【意思解释】1.谓六种极凶恶之事。 2.谓上下四方。 3.谓命﹑丑﹑福﹑赏﹑祸﹑罚。 4.中医学名词。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精极﹑髓极﹐均为虚劳重症。
六博【意思解释】1.见"六簙"。
六场通透【意思解释】1.亦称"六阳通头"。 2.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
六管【意思解释】1.玉制六律管。
六参官【意思解释】1.唐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宋时百司朝官以上﹐均五日一朝﹐一月六次朝参﹐号"六参官"。参阅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宋史.礼志十九》。
六队【意思解释】1.王莽时所设的六个行政区。队﹐通"遂"。
六阳【意思解释】1.中医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足三阳(阳明﹑太阳﹑少阳)六经脉﹐谓之六阳。见《灵枢经·经脉》。六阳经脉皆聚于头部﹐故亦称头为六阳或六阳会首、六阳魁首。 2.古以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十一月至来年四月为阳气上升之时﹐合称六阳。
六问三推【意思解释】1.谓反复审讯。
六案孔目【意思解释】1.古时州县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的吏员。总其事者称六案孔目。
六容【意思解释】1.古代教民所习之六事。
六家【意思解释】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 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六料【意思解释】1.指六谷。
僚党【意思解释】1.朋辈。
僚职【意思解释】1.官职。
僚旧【意思解释】1.故吏。
僚仆【意思解释】1.同主之仆。
僚壻【意思解释】1.亦作"僚婿"。 2.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
僚庶【意思解释】1.庶僚,众官。
僚俊【意思解释】1.才能杰出的属官。
僚故【意思解释】1.故吏。 2.指同官旧友。唐刘禹锡有《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诗。
僚采【意思解释】1.同僚。
僚侍【意思解释】1.侍臣。
六纛【意思解释】1.六面军中大旗。唐节度使军中所用。 2.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六变【意思解释】1.谓乐章改变六次。古代祭百神﹐乐章变六次祭典始成。
六辔【意思解释】1.辔﹐缰绳。古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两边骖马之内辔系于轼前﹐谓之軜﹐御者只执六辔。《诗.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在手。"孔颖达疏:"四马八辔,而经传皆言六辔,明有二辔当系之。马之有辔者,所以制马之左右,令之随逐人意。骖马欲入,则逼于胁驱,内辔不须牵挽,故知纳者,纳骖内辔系于轼前,其系之处以白金为觼也。"后以指称车马或驾驭车马。

偻翣相关的成语补全

偻翣相关的成语接龙

偻翣其他造句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