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辞论是什么意思

词 语辞论
解 释【意思解释】1.言谈议论。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辞论相关的词语

沈辞【意思解释】1.深沉之辞。
辞藻【意思解释】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辞藻】修饰文词的典故或华丽的词语等:辞藻华美。
辞赋【意思解释】文体名。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形式上继承《楚辞》的一些特点,但较多运用散文手法。
辞典【意思解释】即“词典”(243页)。
辞讼【意思解释】诉讼的言词:听其辞讼,施其赏罚。
错辞【意思解释】1.谓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错﹐通"措"。
陈辞滥调【意思解释】1.见"陈词滥调"。
长辞【意思解释】1.长别﹐永远离开。 2.死亡的婉辞。
辞让【意思解释】1.谦逊推让。 2.责问。
辞灵【意思解释】1.出殡前亲友向灵柩行礼告别。
辞观【意思解释】1.谈吐仪表。
辞听【意思解释】1.谓听取诉讼之人的陈述。
辞灶【意思解释】1.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
辞辩【意思解释】1.能言善辩。 2.巧妙的言辞。 3.言谈﹐谈吐。
辞醴【意思解释】1.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辞宠【意思解释】1.辞谢宠幸。 2.指失宠。
辞证【意思解释】1.犹口供。
辞严谊正【意思解释】1.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意思解释】1.措辞严肃﹐道理正当。
辞严意正【意思解释】1.同"辞严义正"。
典论·论文【意思解释】文论。三国魏文帝曹丕撰。曹丕著有《典论》,已亡佚,现有辑本,《论文》为其中一篇。文中评论了当时文人的作品,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反对文人相轻,并强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全文反映了文学在汉魏进入自觉时代的新观念。
论千论万【意思解释】1.犹言成千上万﹐千千万万。
重点论【意思解释】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认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必有一对是主要矛盾;在一对矛盾的对立双方中,必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即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
成论【意思解释】1.定论。
场论【意思解释】研究各种物理场(引力场、电场、磁场、核力场等)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其中不考虑量子效应的叫经典场论,包括麦克斯韦电磁场论、洛伦兹的电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考虑量子效应的叫量子场论。
曹刿论战【意思解释】散文篇名。载《左传·庄公十年》,篇题后人所加。齐、鲁长勺之战前,鲁人曹刿求见鲁庄公论战,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支持,可以一战,并自请协助指挥。两军相遇后,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使庄公出击,终于大败齐军。
持论【意思解释】提出主张;立论:能持论,善属文|持论公允。
倡论【意思解释】1.发表议论。
陈论【意思解释】1.陈事论述。
长谈阔论【意思解释】1.高谈阔论。
辞论【意思解释】1.言谈议论。
长篇大论【意思解释】1.见"长篇大套"。
踌论【意思解释】1.方言。反复思量。
酬论【意思解释】1.研讨,讨论。
创论【意思解释】1.独到的见解。
称论【意思解释】1.称述;评论。 2.犹称道。
策论【意思解释】1.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
朝论【意思解释】1.朝廷上的议论。
存而不论【意思解释】1.把问题搁置起来,不加推究和讨论。
崇论谹议【意思解释】1.见"崇论闳议"。

辞论造句

辞论相关的成语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卑辞厚币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便辞巧说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辩口利辞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不谋同辞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不能赞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
辞不达义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辞不达意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辞不获命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陈辞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辞多受少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辞富居贫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拔剑论功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崇论谹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崇论闳议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崇论吰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辞论相关的成语分类

辞论相关的词语

辞锋【意思解释】1.谓文章﹑议论锐利如有锋芒。 2.指话锋﹐话头。
辞趣【意思解释】1.文章的情趣。
辞辇【意思解释】1.《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辇"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辞满【意思解释】1.旧指官吏任期届满﹐自求解退。
辞荣【意思解释】1.逃避富贵荣华的生活。谓辞官退隐。
辞訴【意思解释】1.见"辞诉"。
辞说【意思解释】1.言辞。 2.犹意见﹐看法。 3.谈话。
辞诰【意思解释】1.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辞语【意思解释】1.文辞﹔言辞。 2.指口供。
谗铄【意思解释】1.犹谗毁。
谗蛊【意思解释】1.以恶言或咒诅等邪术加害于他人的人。
谗讥【意思解释】1.谗毁非议。
谗谮【意思解释】1.恶言中伤。
谗蝇【意思解释】1.《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后以"谗蝇"比喻谗人。
谗孽【意思解释】1.指好构陷诬害他人的人。孽﹐通"糵"。
谗阋【意思解释】1.亦作"谗?"。 2.攻讦争吵。
谗谤【意思解释】1.谗毁诽谤。
谗【意思解释】1.谓相互攻讦吵闹。
谗挤【意思解释】1.谗害排挤。
谗嬖【意思解释】1.因进谗而被宠幸。 2.指进谗而被宠幸的人。
谗谋【意思解释】1.谗毁人的计谋。
谗颊【意思解释】1.犹谗口。
谗戮【意思解释】1.谗杀。
谗谄【意思解释】1.谗毁和谄谀。 2.好谗谮谄谀之人。
谗毁【意思解释】1.进谗毁谤。
谗路【意思解释】1.进谗之途径。
谗贼【意思解释】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谗訾【意思解释】1.谗谮毁谤。
谗构【意思解释】1.见"谗构"。
谗媢【意思解释】1.因妒忌而进谗言。
谗隙【意思解释】1.谓因谗害而彼此产生仇怨。
谗闲【意思解释】1.见"谗间"。
谗间【意思解释】1.亦作"谗闲"。 2.用谗言离间他人。
谗焰【意思解释】1.指谗毁他人的气焰。
谗词【意思解释】1.犹谗言。

辞论相关的成语补全

辞论相关的成语接龙

辞论其他造句

固辞造句1、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2、琰称疾固辞,获罪,赖阴夔、陈琳救得免。
3、神宗见司马光固辞不受,使召其入宫问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杨雄兼而有之。
4、权闻而贵之,以其年壮,敕宗正妻以宗室女,化固辞以疾,权不违其志。
5、乔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帝爱其才貌,欲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6、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7、总统府数次任命他为公安部部长,他都固辞不受(固辞造句)。
8、及尚首揭竿,向之吊祭,侯封所及,誓死固辞,此特矫情干誉之为,有识者固已齿冷矣。
9、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
10、惟梁后父执金吾梁商,奉命为大将军,独不愿就任,托疾固辞,顺帝使太常奉策,就第册拜,商不得已诣阙受命。
贺辞造句1、笑语笑颜,笑声连连。贺喜贺辞,贺事件件。香烟香酒,香火冉冉。家和家睦,家庭暖暖。新人新婚,新居闪闪。好时好景,好日绵绵。
2、从前有一句贺辞,非常美妙,像黄金一般宝贵。“你向富裕的山上攀登的时候,希望你不会遇到一个朋友。”。马克·吐温
3、原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为专刊题写了刊名,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朱庆生发来创刊贺辞。
4、先秦的祝辞主要有祈祷辞、嘏辞和贺辞等。
5、主婚人向这对新婚夫妇致新婚贺辞。
6、虽然有许多粉丝不能来参加,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你们从世界各地寄来的热情地祝福和生日贺辞,有生日卡片和在我的部落格上的留言…非常感谢!
7、午间整,从芬兰的旧都图尔库传来了“圣诞和平”的宣言,还伴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训诫和圣诞贺辞。
8、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为论坛发来贺辞。
9、于是他寄来一个与他真人一般大小的纸板人像,并附上了预先录好的贺辞。
10、新年贺卡上有各种语言贺辞,以金字塔堆迭方式排列而成。
誓辞造句1、他在入会的秘密誓辞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主张。
2、每周日读“民中誓辞”,增加学生的信心。
3、仍命以此誓辞,檄喻所在郡县,并命檄书勿得因御妄论军势。
4、这是一个女子表示坚决跟她的情人相爱的誓辞。
5、这是那邦镇那邦村基层党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辞活动。
6、这是参战前,第的全体官兵在“不灭倭冠,誓不生还”的誓辞上签名。
7、而乃一死一生,卒至国事未成,誓辞未践,死者成仁成义,固无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践约,岂忍惜于一死。
8、沙龙尾声,准爸爸还进行了宣誓,听到那一句句温馨而幽默的誓辞从老公口里说出,这些准妈妈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9、旗下庄严的宣讲过誓辞,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10、宣读誓辞时新娘热泪盈眶,苏永康更因太感动在交换戒指时发呆,在大家提醒下才为太太戴上戒指。
辞格造句1、婉曲因为没有固定的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其作用也不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因此不是一种辞格。
2、英语移就修辞格是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词构成的。
3、借代是英、汉语中的第二大修辞格。
4、从汉字修辞的角度研究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指出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5、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夸张辞格具有思维的极端性和辩证性特征。
6、本文从汉字修辞的角度研究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指出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7、喻体在汉英修辞格中占有重要、关键的地位,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8、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连珠”、“蝉联”、“连环”、“继踵”、“顶针续麻”,是修辞学上的常用辞格之一。
9、文章从修辞语用功能的角度考察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语用价值。
10、仿照下面例句,从ABCD四个英文字母中选取一个,以”青春”为话题,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意蕴丰富的话,要求不少于。
辞句造句1、歌词创作中的隐喻有两种类型,修辞句式隐喻和文学整体隐喻。
2、小时候她经常背诵古赋里的辞句。
3、作者举了一个当今习见的例子说,所谓爻辞,就像我们今天去庙里抽签,签上的辞句往往是取自社会生活大众明白易晓的句子,许多还是日常习谚。
4、他们使用了和我完全一样的辞句。
5、他使用那地区的一种辞句大声喊道“好,那是盖世无双。”
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描绘古侠士行侠仗义的常用辞句。
7、他使用那地区的一种辞句大声喊道“好,那是盖世无双。”。
8、我查遍那些书搜寻该辞句的例证。
9、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浅解辞句、练习句法、翻译条子”,到了高年级,课程则扩大为“翻译选编、翻译公文、练习译文”等内容。
10、有受教育的傻瓜,写出的胡言乱语,较没受教育的人辞句优美,不过它们还是胡言乱语。
导论造句1、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2、方法:在医学导论理论课和局部解剖学实习课中采用双语授课,同时分别进行教学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3、此课为听觉系统的分子生物学之导论课程。
4、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组成。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6、同时,导论部分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7、我们这门计算机科学的导论课程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8、本书主要是为物理学家写的一本导论。
9、她很快读完了序言和导论。
10、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斯·罗伊尔著:《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培生教育公司,版。
弘论造句1、但让人感到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县委*记的弘论。
2、此“弘论”一出,立刻引得媒体兴趣,吸引了公众眼球。
3、弟子听其之弘论,皆言之具理,持之有故,卓然特识,各有千秋,咸有可采可纳、足为国策垂鉴之处。
4、……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由此见排摈”。
5、加拿大《星岛日报》当地时间社论表示,本届瑞士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冠盖云集,弘论深入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格局,谋求济世良方。
6、凌晨,辽足执行董事张曙光亲自执笔的《法治、权利本位及程序正义———关于辽足艰难迈进中超的法理思考》的长篇弘论隆重出炉。
7、
8、
9、
10、
经论造句1、卫英名为“英”,其实却是位极易受伤、满口诗经论语的宫学少傅。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3、其中东渡砂场所在河段河道坡降较小,砂石淤积层较厚,河砂资源比较丰富,经论证可以适量开采。
4、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份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5、一本谈经论道的书编到通俗易懂,殊属不易。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7、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金融界、创幻财经论坛等著名财经网站上边开设主题帖子,利用他们旺盛的人气资源来宣传我们的图书。
8、关注中三角、分享媒体发展经验,昨日来汉参加全球财经论坛的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兴致勃勃,谈锋甚健。
9、心之光─逻辑概论,和许多的典籍经论等等。
10、经论中也有只列举十号的情况,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
论斤造句1、据相关论文考证,在江西和广东交界的边境上,卖人论斤两,七八元一斤,比卖猪卖狗还贱价。
2、鸡蛋论斤出售。
3、除了论斤两外,普通非洲客商在其它物流方面所花的心思相当缜密。
4、钓上来的鱼论斤计两称,每斤至少六元钱,比到市场买还贵。
5、露桑鸡是以青草、桑叶、桑虫、桑葚为主食,生长周期为左右的,钱一只,论只不论斤。
6、小时候,苹果论斤称,长大了,苹果论代换。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乔布斯退休了,塞班淘汰了。朋友别落伍了,祝愿你的会生活更舒心了,你的笑容更美了。
7、这种番茄的种子不是论斤两卖,而是按粒卖出。
8、花菜是论斤卖的。
9、那寂寞在沙滩被论斤出卖已经沦陷在加勒比海。方文山
10、喜欢它们的人常常是论斤买上几袋--辣味,原味,猪肉,牛肉。
论起造句1、于是,大家都谈论起俾斯麦伯爵来。对俾斯麦的看法,众说纷纭。
2、此后,一些官媒却愈加谈论起近期全国疯抢食盐所反映出的深层“信任危机”来。
3、一天,电脑家族谈论起来。显示屏说:“我光被盯着看!”鼠标说:“我光被人摸!”键盘说:“我光被人打!”主机说:“我最惨!人们每次开机都捅我肚脐眼儿!”。
4、这是因为在崔利的报刊亭有几个老顾客,他们有的是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曾是学校老师,讨论起新闻时事,见闻广博。
5、他把这次会议的要求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介绍,大家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6、老年妇人面容慈祥端庄,闻言笑道:“若是论起当年的事,我们夫妇二人还是要感谢你的,若非是你杨先生,可能我们夫妇现在就会在。
7、当讨论起道德问题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认为是指性道德。
8、几个戴眼镜的男人在朋友家闲聊,互相争论起谁近视最严重。主人在眼镜片后打量了太太一眼,感叹道:唉!再没有一个男人比我的视力更差了。
9、昨天和朋友们相聚,大家谈论起远方的你。“每逢佳节想念你,遍插茱萸少了你”在这重阳佳节,送给你我们家乡人最关怀的祝福,祝你快乐平安。
10、下面便七嘴八舍地议论起来,二流平日里的点点滴滴好处都被大家挖掘起来,你传我,我传你,不大一会儿,大家的思想就统一了。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