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驳轹是什么意思

词 语驳轹
解 释【意思解释】1.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驳轹相关的词语

驳驳劣劣【意思解释】1.莽戆。
格格驳驳【意思解释】1.象声词。
踳驳【意思解释】1.亦作"踳驳"。 2.错乱,驳杂。
翠驳【意思解释】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以指骏马。
赤驳【意思解释】1.亦作"赤驳"。 2.红色斑驳。
惷驳【意思解释】1.杂乱。
疵驳【意思解释】1.犹疵杂。
斥驳【意思解释】1.驳斥。
参驳【意思解释】1.杂乱不一。 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舛驳【意思解释】错谬杂乱:其理舛驳。
醇驳【意思解释】1.亦作"醇驳"。 2.精纯与驳杂。
车驳【意思解释】1.车马。
出法驳案【意思解释】1.谓出于律例之外进行辩驳议论。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意思解释】篇名。章炳麟著。写于1903年。以公开信的形式,逐点驳斥康有为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文章抨击封建专制,强调中国的出路在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历史文献。
驳难【意思解释】批驳,责难:互相驳难。
驳杂【意思解释】混杂,不纯净:成份驳杂。
斑驳【意思解释】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树影~。也作班驳。
辟驳【意思解释】1.驳斥。
辨驳【意思解释】1.辩难﹐驳正。辨﹐通"辩"。 2.争辩反驳。辨﹐通"辩"。
逼驳【意思解释】1.象声词。
驳轹【意思解释】1.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富轹万古【意思解释】1.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跨轹【意思解释】1.见"跨跞"。
刻轹【意思解释】1.欺凌;摧残。
抵轹【意思解释】1.犹触犯。
閵轹【意思解释】1.践踏辗滚。
陵轹【意思解释】1.欺压﹐欺蔑。 2.凌驾﹐超越。
轹跞辚辚【意思解释】1.象声词。形容清脆而急速的声音。
轹刍【意思解释】1.踩踏草料。比喻欺凌百姓。
轹古【意思解释】1.超越古人。
轹蹸【意思解释】1.欺凌践踏。
轥轹【意思解释】1.车轮辗过。 2.践踏;欺凌。 3.超过。 4.象声词。车行声。
轹籍【意思解释】1.欺凌,践踏。
轹蹙【意思解释】1.欺凌。蹙,同"蹴"。
轹釜待炊【意思解释】1.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轹弦【意思解释】1.唐宋大曲名。
辚轹【意思解释】1.车轮辗轧。 2.引申指欺凌。
轹釜【意思解释】1.犹轑釜。
躏轹【意思解释】1.践踏碾压;蹂躏。
蹂轹【意思解释】1.欺压侵害。

驳轹造句

驳轹相关的成语

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班驳陆离形容色彩杂沓。
不值一驳不值得批驳。
陆离斑驳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富轹万古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轹釜待炊刮锅有声,等待烧火做饭。形容生活艰难。

驳轹相关的成语分类

驳轹相关的词语

驳议【意思解释】1.亦作"驳议"。 2.古时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就他人所论而予以辩驳。 3.犹异议。
昺焕【意思解释】1.光耀。
驳藓【意思解释】1.亦作"驳藓"。 2.颜色斑驳的苔藓。
驳讥【意思解释】1.亦作"驳讥"。 2.反驳讥讽。
驳难【意思解释】1.亦作"驳难"。 2.驳诘,辩驳责难。
驳击【意思解释】1.搏击。
鹁鸽【意思解释】1.鸽子。
鹁鸠【意思解释】1.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俗称水鹁鸪。
鹁角【意思解释】1.宋代宫妃的一种发式。
变衅【意思解释】1.发生变乱的事端或征兆。
变辞【意思解释】1.变诈之言。
变颜变色【意思解释】1.谓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变应【意思解释】1.犹应变。
变趋【意思解释】1.谓变化的趋势。
变机【意思解释】1.转机。 2.变乱的征兆。
变様【意思解释】1.指经过变化﹑已与原来不同的事物样式。 2.指事物改变原来的样子。
变察【意思解释】1.辨别考察。变,通"辨"。
变貌【意思解释】1.谓使脸色改变常态。
变颂【意思解释】1.指《诗经》中的《鲁颂》和《商颂》。
变业【意思解释】1.改行。
变弃【意思解释】1.变心﹑抛弃。
变惑【意思解释】1.惑乱。
变贯【意思解释】1.变化而贯通。
变象【意思解释】1.变异的自然现象。
变移【意思解释】1.谓天象发生变动。 2.改变。
变容改俗【意思解释】1.改变风貌习俗。
变记号【意思解释】1.音乐名词。变音记号中降记号(b)的旧称。表示该音在唱﹑奏时要比原来这个音降低半音。
变人【意思解释】1.谓使人转变。 2.谓变乱人伦。
汴宫【意思解释】1.指北宋的宫殿。北宋建都汴京,故称。
敝窦【意思解释】1.弊端,营私违法的漏洞。
敝蹝【意思解释】1.见"敝屣"。
敝撤【意思解释】1.行步困难貌。敝,通"蹩"。
敝盖不弃【意思解释】1.谓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敝帏【意思解释】1.见"敝帷"。
敝习【意思解释】1.坏风气。

驳轹相关的成语补全

驳轹相关的成语接龙

驳轹其他造句

斑斑驳驳造句1、今年,紫薇花开了,静静地绽放了花蕾。阳光映下斑斑驳驳像微笑。微风拂过,这两株紫薇花相互扶掖着摇摆。心中渐渐勾起美丽的回忆。
2、踏着青春的气息,我们告别了年少的懵懂,踩着那斑斑驳驳的快乐、幸福与莫名的忧伤,带着家人老师的无限期盼,我们在青春的征途上渐渐成长。
3、墙的外立面已经掉下一大片墙面砖,斑斑驳驳露出里面的灰色墙体。
4、焊接工人们爬行在斑斑驳驳的黑灰色艇体上,修补着它与冰层无数次冲撞所留下的道道凹痕和划伤。
5、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
6、月亮幽闲的挂在半空,像一只谧的银盘,照得城墙斑斑驳驳的,风一吹,附近的几棵孤树也随着稀稀拉拉响成一片。
7、盥洗间里湿气重,满墙洇着水迹,斑斑驳驳的,像是信笔涂鸦画上去的抽象图画。
8、东掉一块儿,西掉一块儿的,这个房间的斑斑驳驳的,像是大街上人人避之的流浪癞皮狗。
9、阳光透过层叠的树叶斑斑驳驳落在地面。
10、雍王面白唇裂,气若游丝,额前汗珠斑斑驳驳,他欲开口。
批驳造句1、举凡分账、指令、告示、批驳、训令、诉讼、书信、行礼、立契、借单、合同、卜文、婚表、庙文等,皆有赖于私塾。
2、在大家的批驳下,他理屈词穷,只好溜之大吉。
3、”随后,韩寒又一本正经地批驳所谓的正确答案,“跟着语文书学,是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的,是永远没有想象力的,比喻句永远是心里像揣着一只小鹿似的。
4、古代子路闻过则喜,意思是听到别人讲我们的过失我都很欢喜,绝对不会反而批驳对方,要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叫没福。
5、当时,李际均以中国军事战略专家的身份应邀访美,并借在美国陆军学院演讲的机会,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6、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7、否认,否定;驳斥,批驳这些帮派份子,否认他们被起诉的不法勾当。
8、有必要说明一下,早在公元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那时的球面三角学和天文观测结果就批驳了珊顿的地平论观点。
9、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让我们团结起来》,批驳了海德等人的“大棒政策”。
10、同时国王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批驳“保皇派”黄衫军,后者在末发动叛乱,推翻了由他信代理者所掌权的政府。
驳难造句1、可能是因为年深月久,风雨洗刷,石柱上的字迹斑驳难辨。
2、而且就算能够跳出那个规定套路,也很难与之进行对等的驳难,不便直斥其非。
3、评论尽量开放地接受网友或持不同意见的其他微博主的质疑与驳难,在理性辩论后坚持或修正自己的意见。
4、学界固然需要百家争鸣,但学术自由不是可以不负责任地乱说,争鸣驳难也必须建立在有专业学养、对社会公正保持起码敬畏的基础之上。
5、驳难者指出中国对日本的绥靖会颠覆中国人的国家民族认同,也会养痈为患助长日本式的机会主义,最终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6、阐释对象时必须兼及前人已有的论述以及后人可能的驳难,故感觉八面受敌,如履薄冰。
7、可以听到校内外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只要你有自信和才华,还可以与他们对话与驳难。
8、渐渐地,观点越发斑驳难辨、众声越显纷繁芜杂,不同利益主体展开对话成为奢望,真相共识亦无从谋取。
9、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
10、不过,没有读到会上引起争论的报道,大约类似处于被拆迁之位的人都没去谋政,因此会上不但摔杯子之类的事情不会发生,就连言语上的驳难都稀罕。
驳岸造句1、一方面指挥船舶缓慢通过,确保水运通道及铁路桥的安全畅行,另一方面也对停靠岸边的船舶进行管理巡查,确保运河驳岸、圩岸及防汛墙不受损坏。
2、为了把水做成真正的生态水景,水体形态的规划、驳岸的处理、亲水景观的设计至关重要。
3、今年二期工程启动,截至目前,已栽植龙柏、雪松、蜀桧、云杉等乔、灌木,完成驳岸边的反碱土清理及换填种植、栽植水生植物工作。
4、驳岸上,油绿的灌木“雕”出优美的造型,令人兴味盎然,流连忘返。
5、池岸以太湖石堆砌自然驳岸,将半壁山和游廊呈弧状连接一起。
6、景石造型采用瀑布石、孤赏石、散点石、汀步石、驳岸石等手法。
7、螺蛳则是连小鲜都挨不着的贱物,生长在小河的驳岸边,一摸一大把,它自然上不了桌面。
8、千层石纹路清楚,有层次,外形千姿百态。适用于叠山驳岸,美化自然,建造奇异的园林景观。
9、代表性是指它具有一般城市绿地的特点,特殊性是指它的滨水驳岸空间。
10、结果表明,驳岸墙防渗效果较好,堤身及边坡稳定。
驳回造句1、没承想她一上来就给我驳回来了,理由是我们两个人生活惯了,再说和公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她不方便。
2、昨天晚上,益力多发表声明com,表示被驳回的广告宣传只是其研究的一个方面。
3、关于她的种种“专恣”,比方改立太子,削减皇上妃妾人数,常常驳回宰相处理的事务,渐令高宗和朝臣们心生不满。
4、你敢于义正词严地驳回这类严厉的诘门吗?
5、法官辞严义正地驳回了他的上诉。
6、她的申请被驳回了。
7、法官驳回了犯人提出重新审理的上诉。
8、崔真实向警方控诉了这些谣言,被警方驳回。然而在他死后,警方才开始调查。
9、国内收入署试图驳回这些缴纳款。
10、对于武将的升迁、调动虽然依旧由兵部统筹,但是大都督府若是觉得不妥便可驳回。
凌轹造句1、仗势弄权者,自以为位高权重,“习为倨傲”,不免“颐指当世,凌轹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为马,擅权枉法,胡作非为。
2、谁在扶我的肩膀使我不再寂寞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3、画中健翮横空,天矫神舞,炯目凌轹,颇为精妙。
4、有盛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
5、他知道梁冀以外戚身份当上大将军,平时专断朝政,凌轹大臣,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因此很看不惯梁冀。
6、他常用手中的职权凌轹下属。
7、这种“严”,表现在某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就是严苛严酷、作风霸道,独断专行、说一不二,“自恃其清而操切凌轹人”。
8、
9、
10、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