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逴荦是什么意思

词 语逴荦
解 释【意思解释】1.超绝。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逴荦相关的词语

逴逴【意思解释】1.愈走愈远貌。
逴见【意思解释】1.窥见;识见。
逴行【意思解释】1.远行。
逴跞【意思解释】1.见"逴荦"。
逴覆【意思解释】1.查勘,检察。
逴优【意思解释】1.犹卓越。
逴龙【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山名。《楚辞.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赩只。"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一说神名。洪兴祖补注:"《山海经》:西北海之外有章尾山,有神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而赤,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疑此逴龙即烛龙也。"
逴迈【意思解释】1.远大豪迈。
逴荦【意思解释】1.超绝。
逴斡【意思解释】1.指下棋时迂回斡旋以求和。
逴远【意思解释】1.辽远。 2.犹超越。
逴絶【意思解释】1.绝远。
逴越【意思解释】1.指意义深远。
逴姹【意思解释】1.惊诧。
逴俗絶物【意思解释】1.犹言超世绝俗。
超逴【意思解释】1.高远;高超。
覆逴【意思解释】1.亦作"覆坼"。 2.突击检查。亦谓检察探视。
警逴【意思解释】1.警戒巡行。
巡逴【意思解释】1.见"巡绰"。
腾逴【意思解释】1.谓超绝不凡。
荦荦确确【意思解释】1.形容骨节突露瘦硬。
岳岳荦荦【意思解释】1.亦作"岳岳荦荦"。 2.卓绝貌。
粗荦【意思解释】1.粗陋驳杂。
逴荦【意思解释】1.超绝。
驳荦【意思解释】1.亦作"驳荦"。 2.文采间杂,斑驳。
廓荦【意思解释】1.气度恢宏,卓荦不凡。
丁荦【意思解释】1.见"丁栎"。
荦角【意思解释】1.怪石嶙峋貌。
荦硞【意思解释】1.见"荦确"。
磊荦【意思解释】1.见"磊落"。
荦峃【意思解释】1.见"荦确"。
荦确【意思解释】1.亦作"荦硞"。亦作"荦埆"。亦作"荦峃"。 2.怪石嶙峋貌。 3.坚硬貌。 4.象声词。
荦埆【意思解释】1.见"荦确"。
荦然【意思解释】1.卓绝貌;明显貌。 2.象声词。
确荦【意思解释】1.凹凸不平的石头。亦形容土地﹑路径多石不平的样子。
卓荦【意思解释】超出一般;出众:卓荦绝俗|卓荦乎方州|博学高才,卓荦不羁|姿貌不凡,丰神卓荦。
轧荦山【意思解释】1.本为山名。《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为觋,居突厥中,祷子于轧荦山虏所谓斗战神者,既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庐……母以神所命,遂字轧荦山。"后因指安禄山。
卓荦不羁【意思解释】1.谓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英荦【意思解释】1.英明卓越。
拓荦【意思解释】1.犹拓落。谓胸怀旷达磊落。

逴荦造句

逴荦相关的成语

逴俗绝物犹言超世绝俗。
荦荦大端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荦荦大者荦荦:明显。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荦荦确确形容骨节突露瘦硬。
岳岳荦荦卓绝貌。
卓荦不羁指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卓荦超伦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卓荦不羁指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
卓荦超伦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逴荦相关的成语分类

逴荦相关的词语

逴斡【意思解释】1.指下棋时迂回斡旋以求和。
逴远【意思解释】1.辽远。 2.犹超越。
逴絶【意思解释】1.绝远。
逴越【意思解释】1.指意义深远。
逴逴【意思解释】1.愈走愈远貌。
逴姹【意思解释】1.惊诧。
逴俗絶物【意思解释】1.犹言超世绝俗。
螬行【意思解释】1.谓如蛴螬之用背滚行。
螭蟠虬结【意思解释】1.盘曲貌。
螭头载笔【意思解释】1.《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螭头官【意思解释】1.唐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别称。
螭盘【意思解释】1.见"螭蟠"。
螭魅【意思解释】1.亦作"螭鬽"。 2.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魑"。
螭蛟【意思解释】1.犹蛟龙。
翠茸【意思解释】1.翠色茸毛。 2.指细密的嫩草。
翠的【意思解释】1.古代妇女饰物的一种。 2.青绿明澈貌。
蜍蟾【意思解释】1.即蟾蜍。借指月亮。
蛓毛虫【意思解释】1.有毒毛虫。俗称杨瘌子。
蚩谪【意思解释】1.嗤笑谴责。蚩﹐通"嗤"。
蚩薄【意思解释】1.讥嘲鄙薄。蚩﹐通"嗤"。
蚩恶【意思解释】1.粗陋恶劣。蚩﹐通"媸"。
蚩蚘【意思解释】1.即蚩尤。
翠羽明珰【意思解释】1.见"翠羽明珠"。
翠竹黄花【意思解释】1.《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后因以"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
臣礼【意思解释】1.为人臣的礼节。
臣邻【意思解释】1.《书.益稷》:"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孔传:"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本谓君臣应相亲近﹐后泛指臣庶。
臣御【意思解释】1.臣妾仆御。
臣朔【意思解释】1.《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后因以"臣朔"为东方朔的省称。
臣官【意思解释】1.泛指群臣百官。
臣附【意思解释】1.臣属依附。
臣伏【意思解释】1.屈服称臣。
翠生生【意思解释】1.形容色彩鲜艳。 2.形容鲜绿润泽。
臣仕【意思解释】1.为臣入仕。
策籍【意思解释】1.亦作"筴籍"。 2.策﹐简策;籍﹐簿籍。记言记事的簿册文书。
策题【意思解释】1.科举策试的试题。

逴荦相关的成语补全

逴荦相关的成语接龙

逴荦其他造句

荦荦造句1、这阎王爷虽然英气洒脱,相貌俊朗,但他却从不沾染女色、贪香浸玉,竟是个荦荦大端的君子。
2、例如,他是龙、狮子、老鹰、乌鸦,只举其荦荦大者。
3、当然是挂一漏万,也不算荦荦大者,无论在职位等级的显要上,还是在离谱邪门的程度上,若要评比“五迷三道之最”,很难预料会评出怎样的结果。
4、回归后香港经历严峻考验,内地对香港作出的支持,作用就如一颗定心丸,沙士与北京奥运只是其中荦荦大者。
5、像高速公路通行费等只是荦荦大者,而更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收费只是比较隐蔽,公众习焉不察罢了,如无处不在的“工本费”。
6、姑娘何必在意,遇上此事,哪能袖手旁观,再说也不是姑娘之错,没有必要荦荦于心。
7、为了让日本的读者也能了解,切望能举出荦荦大端之一,向我们作个介绍。
8、台媒称,举其项目荦荦大者,可看出上海自贸区在概念上与*弯自由经济区有诸多重合之处。
9、荦荦大者如斯涌现在仁宗一朝,仁宗却不能有个自己的皇儿。
10、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其荦荦大端,不外乎整顿教学秩序,强化师资力量。
荦荦造句1、今天要讲的内容很多,举其荦荦大者,主要有这么几点……
2、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其荦荦大端,不外乎整顿教学秩序,强化师资力量。
3、今天的报告,只是荦荦大端,细节以后再讲吧。
4、例如,他是龙、狮子、老鹰、乌鸦,只举其荦荦大者。
5、为了让日本的读者也能了解,切望能举出荦荦大端之一,向我们作个介绍。
6、像高速公路通行费等只是荦荦大者,而更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收费只是比较隐蔽,公众习焉不察罢了,如无处不在的“工本费”。
7、台媒称,举其项目荦荦大者,可看出上海自贸区在概念上与*弯自由经济区有诸多重合之处。
8、“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9、《花堡》中讲述的事件非止一端,然而就其荦荦大者只有一件:那就是如何促成下、中、上三花堡联手建立“双高大豆育种基地”。
10、接下来奥巴马要推动的政事,举其荦荦大者:翻修移民法规,通过能源与环保立法,及削减联邦赤字等。
卓荦造句1、卓荦超‘伦’,振奋人心,铿镪‘顿’挫,齐声高歌,深‘奥’莫测,表现自我,‘运’筹制胜,定能成功,风云际‘会’,勇夺金杯,祝福奥运会顺利,祝愿中国样样第一。
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
3、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史书上说他“卓荦不羁”,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时不时地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嘲弄领导。
4、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名人,大家都很熟悉)。
5、卢筱嘉年方22岁,风流俊雅,卓荦不羁,尤其喜欢看戏,对上海滩的京剧名伶了如指掌。
6、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在下者无以自见。
7、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8、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荦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9、可随之而来的,却并非学术气质的卓荦不凡,反倒引来越来越多的对大学精神失落的追问。
10、我与几千年前与我同名的李白一样,卓荦不群、高自期许、藐视*贵,不愿向那些贪官污吏折腰,但换来的却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化馆职员。
卓荦为杰造句1、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2、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3、“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4、而到了梁九那里差别肥瘦都变了,他和蔼可亲,平等待人,讲究团结互助,卓荦为杰,礼贤下士,翼卵昫伏,不似“洼老鸹”。
5、林伯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书院门前由创办人林德泉手书的对联“卓荦为杰,山渎效灵”。
6、
7、
8、
9、
10、
卓荦不群造句1、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荦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2、我与几千年前与我同名的李白一样,卓荦不群、高自期许、藐视*贵,不愿向那些贪官污吏折腰,但换来的却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化馆职员。
3、见称,一身抱负、卓荦不群、傲骨侠风的孤高游侠。
4、孙坚拒绝董卓,不仅表现了他卓荦不群的英雄气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触。
5、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6、
7、
8、
9、
10、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