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鬯罔是什么意思

词 语鬯罔
解 释【意思解释】1.怅惘。失意貌。鬯,通"怅"。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鬯罔相关的词语

鬯罔【意思解释】1.怅惘。失意貌。鬯,通"怅"。
鬯浃【意思解释】1.畅达。鬯,通"畅"。
鬯弓【意思解释】1.犹韔弓。把弓藏入弓袋。鬯,通"韔"。
鬯达【意思解释】1.畅达。鬯,通,"畅"。
鬯宣【意思解释】1.畅达说明。鬯,通"畅"。
鬯行【意思解释】1.畅行。鬯,通"畅"。
鬯遂【意思解释】1.畅遂。鬯,通"畅"。谓生物生长舒肆旺盛。
鬯碍【意思解释】1.畅通和阻碍。鬯,通"畅"。
鬯然【意思解释】1.畅然。舒畅貌。鬯,通"畅"。
鬯通【意思解释】1.畅通。鬯,通"畅"。
鬯酒【意思解释】1.用于祭祀的香酒。
鬯草【意思解释】1.香草名。又名郁金香草。古代酿造郁鬯酒的原料。
鬯茂【意思解释】1.畅茂。旺盛。鬯,通"畅"。
鬯圭【意思解释】1.古代礼器,玉制,祭祀时用以酌鬯酒,故名。亦称"玚圭"。
冲鬯【意思解释】1.淡泊闲旷。
不丧匕鬯【意思解释】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
匕鬯【意思解释】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2.泛指饮食用具。
匕鬯不惊【意思解释】《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匕和鬯,都是古代祭祀用品,‘匕鬯不惊’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后用来形容军纪严明,不惊扰百姓。
丰鬯【意思解释】1.见"丰畅"。
灌鬯【意思解释】1.亦作"灌畅"。 2.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
罔罔【意思解释】1.犹惘惘﹐惶惶。心神不定貌。 2.衣服破敝貌。
鬯罔【意思解释】1.怅惘。失意貌。鬯,通"怅"。
螭魅罔两【意思解释】1.亦作"螭魅魍魉"。亦作"螭鬽魍魉"。 2.传说中川泽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螭﹐通"魑"。
惝罔【意思解释】1.见"惝惘"。
怅罔【意思解释】1.见"怅惘"。
敞罔【意思解释】1.宽广貌。 2.失意貌。
魑魅罔两【意思解释】1.见"魑魅魍魉"。
阿罔【意思解释】1.阿谀欺骗。
附上罔下【意思解释】1.谄附君上而欺压臣僚。
附下罔上【意思解释】1.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罘罔【意思解释】1.罘网。
公罔【意思解释】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罔之裘。见《礼记.射义》。
皡天罔极【意思解释】1.谓父母尊长养育的恩德深广。
慌罔【意思解释】1.模糊不清。
回罔【意思解释】1.歪曲不实。
诳罔【意思解释】1.欺骗诬罔。
顿罔【意思解释】1.撤除围猎之网。
诞罔【意思解释】1.荒诞虚妄。
诞罔不经【意思解释】1.见"诞妄不经"。
解罔【意思解释】1.见"解网"。

鬯罔造句

鬯罔相关的成语

匕鬯不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匕鬯无惊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旁通曲鬯普遍通达。同“旁通曲畅”。
神流气鬯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魑魅罔两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诞罔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附上罔下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附下罔上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极天罔地指遍天下。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主。
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欺天罔地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欺诈的手段非常高。
欺天罔人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罔极之恩罔:无,没有;极:尽头。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
罔知所措面临窘危,茫然无所适从。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协私罔上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营私罔利指谋求私利。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鬯罔相关的成语分类

鬯罔相关的词语

刍灵【意思解释】1.用茅草扎成的人马﹐为古人送葬之物。
刍秣【意思解释】1.牛马的饲料。
出田【意思解释】1.亦作"出畋"。出外打猎。 2.方言。发引。
出王【意思解释】1.出往。
兹泉【意思解释】1.泉名。相传为姜太公遇周文王时的钓鱼处。
储敛【意思解释】1.聚积资财。
储聚【意思解释】1.储存积聚。也指储积的粮食。
储贰【意思解释】1.亦作"储二"。 2.储副,太子。
储祉【意思解释】1.犹言积福。
储主【意思解释】1.储君,太子。
偿命【意思解释】1.抵命。
侪众【意思解释】1.指同辈的人。
俦与【意思解释】1.指同伴。
催驱【意思解释】1.催逼驱遣。
传意【意思解释】1.传达思想内容或情意。
传鼓【意思解释】1.击鼓通报。
传饭【意思解释】1.传命开饭。
传问【意思解释】1.辗转打听。 2.传讯。
传着【意思解释】1.谓将明显确实之事传示于人。
传记【意思解释】1.经书的注释。 2.泛指记载的文字。 3.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传旨【意思解释】1.传达谕旨。
催发【意思解释】1.催促出发。
催首【意思解释】1.亦称"催头"。 2.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催吐剂【意思解释】1.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如吐根﹑硫酸铜等。
传祚【意思解释】1.谓流传后世。 2.帝位相传。
传信【意思解释】1.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 2.传递消息。
传庚【意思解释】1.旧时谓订婚时交换年庚帖。
俶载【意思解释】1.始事,开始从事某种工作。《诗.大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朱熹集传:"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既耕而播之。"后以"俶载"指农事伊始。
仓圣【意思解释】1.对传说中汉字创造者仓颉的尊称。
出外【意思解释】1.离家外出。 2.谓超出某种范围或界限。
充边【意思解释】1.犹充军。
充箱【意思解释】1.犹充车。
充肠【意思解释】1.犹充饥。
充栋【意思解释】1.形容藏书﹑著述之富,可以堆满屋子。
充起【意思解释】1.犹腾涌。

鬯罔相关的成语补全

鬯罔相关的成语接龙

鬯罔其他造句

匕鬯不惊造句1、我寒飑军乃威武正义之师,素来军法严明、恪守吾皇所定‘三纪八规’,此来炽霰,经过处匕鬯不惊,不期竟有人在此犯罪,烧毁集镇、杀害人命。
2、他表面匕鬯不惊,方才侧过身确如紫衣中年人所说,转变了被身后夹击逆势。
3、虽有人离去,但空挡迅速被他人补上,来一批,走一批,匕鬯不惊。
4、她跟庆王奕劻内外相维,宫中居然匕鬯不惊,供应无缺,颇为慈禧太后所嘉许。
5、语出惊人,所有人皆匕鬯不惊地看着她,一脸的诧异,林宏也低声劝道:“前辈,此事不必闹僵,再拖延几日亦可。
6、这支军队所到之处匕鬯不惊,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7、
8、
9、
10、
欺罔造句1、大逆罪,欺罔罪,僭越罪,狂悖罪,专擅罪,忌刻罪,残忍罪,贪婪罪,侵蚀罪。
2、蔚山役后,赞画主事丁应泰劾杨镐贪猾丧师,酿乱欺罔,陛下大怒,咆哮,将杨镐调回,打进大牢,听候审判。
3、逮九月二十八日,胤禩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废太子胤礽之奶公凌普家产后回奏,康熙帝曰: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
4、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
5、年羹尧反逆不道,欺罔贪残,罪迹昭彰。
6、惟有去除“欺罔”,人们的信仰行为才能被唤醒并面对上帝。
7、“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8、南朝的朱异,为官不怎么样,“贪财冒贿,欺罔视听,以伺候人主意,不肯进贤黜恶”;但他对那些自以为出身高贵的人非常不屑:“我寒士也,遭逢以至今日。
9、异善伺候人主意为阿谀,用事三十年,广纳货赂,欺罔视听,远近莫不忿疾。
10、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
罔极造句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
2、昊天罔极宜深报,不负生前七尺躯。
3、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
4、父母恩勤,哀哀父母,春晖寸草,鹑居鷇食,断杼择邻,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老牛舐犊,含辛茹苦,恩逾慈母,孟母三迁,曾母投杼,可怜天下父母心。
5、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
6、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
7、在正读图书馆视听中心的教室里,墙柱上贴着敦勉行孝的四字标语:“为人子者,曷不为孝,欲报其恩,昊天罔极”,令在教室里的人们不由肃然起敬。
8、今因四表无尘,时和岁稔,复获拜奉旧茔,展罔极之思,飨宴故老,申追远之怀。
9、百年之岁月儿何,罔极之深思未报,何可以身外之功名富贵,而汩性灭情,贻百身莫赎之罪,想大人当办不以为非也。
10、男亦知以身报国不可游移胆畏,但念二十五年罔极之恩未报,于万一有令人呜咽不忍言者,男日来无刻不思亲,想亲思男愈切也。
罔替造句1、清代有“铁帽子王”,准确的叫法是世袭罔替,即过去立过功勋,即使是犯了罪抄了家,也不会取消他的爵位,世世代代保证他们这个家族长盛不衰。
2、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
3、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有名词,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指世袭罔替的王爵。
4、对此,韩国业界一直有声音认为,财阀家族仅持有少数股份,却“世袭罔替”,这违背商业原则和侵犯其他股东利益,接班人选不应仅局限于由家族指定。
5、值得注意的是,贪腐的庆亲王奕劻正是清朝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
6、“铁帽子王”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指的是世袭罔替的王爵,其犯法可享有豁免的待遇。
7、整个清代除了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外,雍正以后的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也被皇帝恩准为世袭罔替之王。
8、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弯功第一,诏封靖海侯,世袭罔替。
9、乾隆年间,加封为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10、并给予他三等甲喇章京的世职,世袭罔替。
罔顾造句1、由于产乳量的要求,而罔顾牛只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无论他们再怎么吃,仍是严重的营养不良。
2、他知道这个倾向于聚落的种族还是保留着动物的残余,他们可以倚强凌弱,却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勇气,在面对强敌时,应该绝不会罔顾性命,舍死忘生……
3、他竟然能将“不肯自愿拆迁,才有强拆”这一因果关系铁定且简明的事实,玩出以偏概全、倒因为果的花样,完全罔顾曲直,混淆是非。
4、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
5、既立下白纸黑字的公约,他应该不会罔顾商誉,食言而肥。
6、如果项目不能与上下游产业链或供应链衔接,罔顾市场前景而盲目引进盲目投资,只能造成园区事倍功半。
7、呜呼哀哉!专恣卤夺,罔顾法条,公允秩序,由是遭坏,闻者岂不恚詈而讼之乎?然且奸佞巧伪之徒,自以为纵横捭阖,瞒天昧地,偷梁换柱,颠倒是非,无不如其意。
8、像这种恶意中伤、罔顾道义的作为,真是大逆不道!
9、若乃结党连群,讥诉互起,街谈巷议,罔顾听闻,乃撤实宪制所宜禁经之巨蠹。
10、为求一时一地的高效益而罔顾多数人的疾苦生计问。
药石罔效造句1、有一天,当回生乏术、药石罔效时,那就表示我们已经被某种微生物打败了,而我们的代价便是死亡,这中间丝毫没有一点妥协的可能。
2、我看他是药石罔效,让他平静地过完最后的日子吧.
3、在吃白娘子之前,我已经吃了很多西药,但是,药石罔效。
4、但是如果加上一位失策的主帅,那真是药石罔效。
5、纵使秀枝购买最上等的药材医病,光年仍然不起色,药石罔效,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响。
6、院方表示,许男到院时血压偏低,经投以药石罔效,昨日下午1时15分因服用药物过量而肾衰竭,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7、兽医看过,发现已经药石罔效,狱方再用囚车把天竺鼠送回监狱,让天竺鼠死在哥哥身旁。
8、还是“药石罔效”?我呆看那孩子,他像另一种人类。
9、医生说这位病人本来有救,但因讳疾忌医,等到病情恶化后,终致药石罔效。
10、抗生素、利尿剂、降脑压剂、新鲜冷冻血浆、又加上心肺功能支援性积极治疗,但病人终因肝功能衰竭及凝血障碍等并发症而药石罔效。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