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第四个字是辔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辔的成语的成语大全

诡衔窃辔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金镳玉辔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齐轨连辔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截辕杜辔犹拦驾。指阻挡他人前来。
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轻裘缓辔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相关词语

长辔远御【意思解释】1.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 2.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长辔远驭【意思解释】1.见"长辔远御"。
长辔【意思解释】1.长的缰绳。驾驭车马所用的缰绳长﹐则便于驱使﹐能驰骋自如。比喻长远有效的控制手段。 2.指有力地统治。 3.喻卓越的才能。
棰辔【意思解释】1.马鞭和缰绳。泛指御马之具。
策辔【意思解释】1.马鞭与马缰。泛指驭马的工具。
骋辔【意思解释】1.谓纵马驰骋。
驰辔【意思解释】1.纵马奔驰。 2.指奔马之辔。
促辔【意思解释】1.谓拉紧缰绳,催马速行。
鞍辔【意思解释】1.鞍子和驾驭牲口的嚼子﹑缰绳。
按辔【意思解释】1.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安辔【意思解释】1.放松缰绳,让马缓行。
鞭辔【意思解释】1.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镳辔【意思解释】1.马嚼子和马缰绳。
秉辔【意思解释】1.手持马缰绳。指驾车。
百辔【意思解释】1.借指众马。
并辔【意思解释】1.谓并执马缰绳。辔﹐缰绳。
返辔【意思解释】1.犹回马。
方辔【意思解释】1.并辔;并驾。
奉辔【意思解释】1.执辔。谓驾车。
騑辔【意思解释】1.指马缰。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四个字是辔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按辔徐行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长辔远御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长辔远御,妙略潜授。”
长辔远驭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返辔收帆比喻退归。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自兹二十年后,足下年造不吉,时至,当早图返辔收帆,移忠作孝。”
诡衔窃辔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金镳玉辔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齐轨连辔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截辕杜辔犹拦驾。指阻挡他人前来。
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揽辔澄清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揽辔登车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三条·出使》:“先自京师,而访豺狼,然后揽辔登车,以清天下。”
揽辔中原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同“揽辔澄清”。
轻裘缓辔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相关的造句

按辔徐行造句1、太宗按辔徐行,观贼营垒,谓侍臣曰:“高丽倾国而来,存亡所系,一麾而败,天佑我也!”。
2、昭阳与众侍女驰出数里,已将车驾远远甩在后头,这才按辔徐行,众女纷纷摘下面纱,一个侍女打趣道:“公主,你说那个陈将军会不会在前面等着我们?”。
3、老农眯眼看去,那小丘后转出人马,骑者按辔徐行。
4、两人自从在天台山上互通心曲,两情,一路上按辔徐行,看出来风光荡,尽是醉人之意。
5、黑色的钢铁城墙从中间分开一条通道,李华梅的亲卫队排着四列纵队以最优雅高贵的姿态按辔徐行。
6、李江城在夹道欢迎的百姓之中,按辔徐行,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只有从他的眼神之中,才能看得出他其实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
7、或轻骑游历街衢,亦不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按辔徐行,谓百姓曰:昔时天子深坐九重,在下事情,无由闻彻。
8、阮香等人从东门入城,按辔徐行,准备在东区找一间旅馆住下。
9、
10、
辔头造句1、马需要皮鞭,驴需要辔头,愚昧人的脊背需要棍棒。
2、松开他们的瞄疻待我,在我面前脱去辔头。
3、鞭子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
4、于是,买驴的人立刻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5、这个人一看,立刻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6、于是,买驴的人马上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7、烈马要套上好辔头。
8、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顺服。
9、因为你对我的暴怒,和你的狂嚣已达到我的耳鼓,所以我要把环子穿在你的鼻子上,把辔头套在你的嘴上,从你来的路上将你牵回去。
10、松开他们的绳索苦待我,在我面前脱去辔头。
辔头造句1、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顺服。
2、于是,买驴的人马上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3、松开他们的瞄疻待我,在我面前脱去辔头。
4、鞭子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
5、这个人一看,立刻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6、松开他们的绳索苦待我,在我面前脱去辔头。
7、马需要皮鞭,驴需要辔头,愚昧人的脊背需要棍棒。
8、因为你对我的暴怒,和你的狂嚣已达到我的耳鼓,所以我要把环子穿在你的鼻子上,把辔头套在你的嘴上,从你来的路上将你牵回去。
9、但不管是谁要停下来的,总之,那位教士从马上跳了下来,牵着马辔头,想找个地方把它系上。
10、
鞍辔造句1、马立大把一只较高大的驴子给了文祥,上面鞍辔都已备妥,颈上还系了个响铃。
2、恰有一匹小小枣骝马,带著鞍辔,散放高台下龁草。
3、你们知道最后是谁为小白龙送来鞍辔吗?当然是观音菩萨呀。
4、说着奔出客厅,来到马棚前,顺手牵出乌龙驹,备好鞍辔,飞身上马,驰出寨门,来到山前,撒眼向对面一看,果然是昨日那员女将。
5、老人举起鞍辔,牛自觉地往里面钻。
6、鬃顺毛亮,体高膘肥,拉车的这匹枣骝马鞍辔齐整,叫人看了不禁眼前一亮。
7、话说当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迁来10万手工艺人,构成“明代十八坊”,有织锦坊、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铁作坊、银作坊等。
8、在生活中,羊并非骑乘的动物,但画中白羊被配上如神骏宝象般的鞍辔,散发着非同一般的宫廷贵气。
9、记者在现场看到,石马约有两米来高,个头与活马相仿,鞍辔俱全。
10、
缓辔而行造句1、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
2、看到萧月生缓辔而行,两人渐渐放慢速度,来到萧月生两旁,并驾齐驱,此时已经进入一片山林之道,两旁颇为陡峭的山坡,坡上松林遍处,将山坡笼罩上一层绿意。
3、然后这才放松了心情,缓辔而行,一直到了五月中旬,人马才到达盛京。
4、天已过午,六郎乘马进城,缓辔而行……正在街上走着,忽听有人喊:“延昭啊!杨元帅!”。
5、彭无望看了看身边缓辔而行的锦绣公主,苦笑了一下,道:“嘿嘿,咱们有重任在身,这种逍遥日子,暂时可不敢指望。
6、又缓辔而行,来到了中心的位置,停留在那里,自己下了战马,来到了战鼓的旁边,接过了鼓槌,迎风而立,旗子飘扬,掠过了他的脸上,依旧是一片寂静。
7、八人赶忙缓辔而行,离码头一箭之远,便翻身下马,牵着走过去。
8、他扬了扬头,看了看东方血红的朝阳,傲然一笑,向两人挥手做别,快马加鞭,赶上在数百丈外缓辔而行的红思雪。
9、他让小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然后连拉带拽的帮她上了马,并叫她在后面抓紧了他的衣服,然后沿着湖畔缓辔而行。
10、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