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第二个字是咈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咈的成语的成语大全

吁咈都俞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相关词语

咈咈【意思解释】1.象声词。人痛楚时发出的声音。
咈忤【意思解释】1.犹违逆。
弗咈【意思解释】1.不违。
咈郁【意思解释】1.愤懑忧郁。咈,通"怫"。
咈意【意思解释】1.违背意愿。
咈哧【意思解释】1.象声词。形容呼吸时的声气。
咈心【意思解释】1.违背心意。
咈然【意思解释】1.不悦貌。咈,通"怫"。
咈谏【意思解释】1.拒谏;不纳规劝。
咈逆【意思解释】1.违逆;违反。
都俞吁咈【意思解释】1.《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又《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均为叹词。以为可,则曰都﹑俞;以为否,则曰吁﹑咈。后因用"都俞吁咈"形容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违咈【意思解释】1.见"违拂"。
啁咈【意思解释】1.犹喧哗。多表示不满。
俞咈【意思解释】1.犹言赞成和反对。咈,犹言否﹑不行。
吁咈都俞【意思解释】1.《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吁咈【意思解释】1.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沈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 2.谓君臣和洽。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二个字是咈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都俞吁咈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吁咈都俞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相关的造句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