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锢怎么读

汉 字
拼 音ɡù
繁 体
解 释锢 (形声。从金,固声。本义用熔化的金属堵塞空隙) 同本义 锢,铸塞也。--《说文》。徐锴曰铸铜铁以塞隙也。” 鈍锏键钻冶锢鐈。--《急就篇》 冶铜锢其内。--《汉书·贾山传》 又如锢露(亦作锢路。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锢南山(用铜铁熔液堵塞的南山。比喻胸中郁结不消的块垒) 禁闭;禁锢 (巫臣)遂奔晋,……子反请以重币锢之。--《左传·成公二年》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为了忘却的记念》 锢诏狱,昼夜搒讯。--《明史· 锢gù ⒈将金属熔化,浇灌阻塞空隙~漏锅。 ⒉,● 锢(錮)gù ㄍㄨˋ◎ 把金属熔化以浇灌堵塞空隙:锢露(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如“锢露锅”。亦作“锢漏”)。◎ 禁闭:禁
组 词 锢习 - 锢党 - 锢南山 - 锢塞 - 锢定 - 锢寝 - 锢弊 - 锢束 - 锢桎 - 锢溺 -

锢的组词

锢相关的字

相关成语接龙

锢相关的成语

锢相关的造句

锢囚造句1、锢囚锋南下,在长江南部暴雨雷电,北上在长江北部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2、使锢囚迫使从地球表面上升,如在冷锋压过并削弱暖锋时。
3、高低空急流的同时存在,对锢囚锋环流的作用比较复杂,其影响比高低空急流各自作用的叠加要大。
4、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5、观察页突出显示了英国的地图,在其顶部具有包括完整冷、暖锢囚锋的挪威式旋风。
6、通常界乎摄氏四十至五十度的气温时,钩卷云会在一股暖锋或锢囚锋接近时出现;并意味着雨带的来临。
7、冷涡云系的结构可归纳为单纯的冷涡结构和具有锢囚气旋结构两类。
8、暴雨前,地面有能量锋、锢囚高能舌,高能中心与暴雨落区对应。
9、在气旋锢囚后,只有暖锋前的冷层和气旋中心水汽较多。
10、
党锢造句1、学界论及东汉党锢,多站在代表正统、道德的士大夫立场,表现出对宦寺阶层行为的轻贱。
2、第三章主要以士人对各种文体的态度为主线,通过对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分析,考察党锢之祸对汉末文学新变的影响。
3、本文主要考察党锢之祸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汉末文学的影响。
4、党锢之祸对汉末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几乎一从“虐政”蔓衍之始,便有人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场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相类似的乱局。
6、三次党锢后,正派的士人名流几乎殄灭殆尽。
7、然阉人擅命,党锢事起,非乎乱阶。【小学生网】
8、最后,党锢之祸和随后的战乱使得士人谈论的内容转向以人物评鉴为中心,这直接影响了后来古典文论的发展。
9、“党锢之祸”后,随着汉末政治形势演变,黄门北寺狱的地位与作用逐渐下降,直至毁灭。
10、但党锢之祸主要是因为桓、灵帝信任宦官,杀戮士子,累及无辜,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也更是桓、灵自为虐政的恶果。
锢蔽造句1、金庸也是一个大才,他不会锢蔽自封。
2、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3、然当时风气锢蔽,昏庸在朝,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亦未可知,甚矣功罪之难言也。
4、非锢蔽智慧乎?然则如何而可?曰初学蒙童每日授以方字,逐字讲解意义,不防悉用土音,每日以识二十字为限。
5、明季制艺之科,专图锢蔽天下之人材。
6、要皆希合在廷诸臣谬见,误为我皇太后皇上圣意所在,遂各倒行逆施,肆无忌惮,是皆在廷诸臣欺饰锢蔽,有以召之也。
7、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自恣,任意纵横,于以锢蔽虚灵而不见耳。
8、内学堂建成那天他说的那句至理名言,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学习先进的对手并非是耻辱,可耻的是明知自己不如别人还要故作姿态锢蔽自封。
9、又念我黄祖发明制作,肇启文明,任重致远,以利天下;今有惮于进取,甘于锢蔽者,亦为不肖之尤,我黄祖之灵,更必摒弃之。
10、
锢蔽造句1、金庸也是一个大才,他不会锢蔽自封。
2、明季制艺之科,专图锢蔽天下之人材。
3、非锢蔽智慧乎?然则如何而可?曰初学蒙童每日授以方字,逐字讲解意义,不防悉用土音,每日以识二十字为限。
4、然当时风气锢蔽,昏庸在朝,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亦未可知,甚矣功罪之难言也。
5、嗟我汉人,有重足倾耳,箍口结舌以保性命不给,而又假借名教,盗窃仁义,锢蔽天下,使无异志.
6、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自恣,任意纵横,于以锢蔽虚灵而不见耳。
7、内学堂建成那天他说的那句至理名言,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学习先进的对手并非是耻辱,可耻的是明知自己不如别人还要故作姿态锢蔽自封。
8、又念我黄祖发明制作,肇启文明,任重致远,以利天下;今有惮于进取,甘于锢蔽者,亦为不肖之尤,我黄祖之灵,更必摒弃之。
9、要皆希合在廷诸臣谬见,误为我皇太后皇上圣意所在,遂各倒行逆施,肆无忌惮,是皆在廷诸臣欺饰锢蔽,有以召之也。
10、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其他查询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