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疮疥之疾是什么意思

词 语疮疥之疾
解 释【意思解释】1.喻轻微的祸患。
组 成 - - - -
近义词
反义词

疮疥之疾相关的词语

疮疡【意思解释】1.痈疽疔疖等体表疾患。
疮痕【意思解释】1.创伤或溃疡愈后留下的疤痕。
疮痏【意思解释】1.疮疡;伤痕。 2.指生疮疡。 3.(民生)凋敝困苦;凋敝困苦的景象。 4.指灾苦之民。 5.祸害。 6.疵毁;贬抑。
疮疹【意思解释】1.指疹子。
疮疣【意思解释】1.机体表面的赘生物。 2.比喻痛苦或祸害。
疮好忘痛【意思解释】1.犹言好了伤疤忘了痛。
疮疥之疾【意思解释】1.喻轻微的祸患。
疮科【意思解释】1.犹皮肤科。
疮帚【意思解释】1.何首乌的别名。
疮巨衅深【意思解释】1.犹创巨痛深。
疮疖【意思解释】1.瘿瘤。 2.小疮与热疖等皮肤疾患。
疮瘢【意思解释】1.创伤或疮疡的疤痕。
疮肿【意思解释】1.疮疖溃疡之疾。
疮残【意思解释】1.犹伤残。
疮疵【意思解释】1.犹贬损﹐疵毁。
疮家【意思解释】1.治疗疮疾的医生。
疮痂【意思解释】1.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2.比喻缺点﹑过失。
疮疾【意思解释】1.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痤疮【意思解释】1.小疖﹐粉刺。多生在青年人的面部﹐有时也生在胸﹑背﹑肩等部位。
疮疠【意思解释】1.疮痈等体表疾患。
疮疥之疾【意思解释】1.喻轻微的祸患。
瘑疥【意思解释】1.疥疮。
泥猪疥狗【意思解释】1.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疥疮【意思解释】传染性皮肤病,病原体是疥虫,多发生在手腕、手指、臀部、腹部等部位。症状是局部起丘疹而不变颜色,非常刺痒。
疥骚【意思解释】1.疥搔。
疥癞【意思解释】1.皮肤病名。俗谓头癣。亦用以喻丑陋﹐表示鄙视之意。
疥疠【意思解释】1.恶疮。
疥瘙【意思解释】1.即疥搔。
疥癣【意思解释】1.疥与癣。亦特指疥。 2.疥癣一类的疾患。比喻小患。 3.比喻细微。有鄙视之意。
疥痒【意思解释】1.犹疥癣。
疥痨宾【意思解释】1.剑名。
疥壁【意思解释】1.谓壁上所题书画如疥瘢﹐令人厌恶。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大历末﹐禅师玄览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韵﹐人不可得而亲﹐张璪尝画古松于斋壁﹐符载赞之﹐卫象诗之﹐亦一时三絶。览悉加垩焉。人问其故﹐曰:'无事疥吾壁也。'"宋陈造《次韵苏监仓》:"逢人争食有处有,疥壁留诗无处无。"亦以自谦诗画粗劣。
疥驼【意思解释】1.见"疥骆驼"。
疥搔【意思解释】1.疥疮。
疥骆驼【意思解释】1.生疥疮的骆驼。喻不为人喜爱的事物。
扫疥【意思解释】1.以香草等煎汤沐浴。旧时民间立冬日习俗之一。
痒疥【意思解释】1.疥疮。
痏疥【意思解释】1.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癣疥【意思解释】1.皮肤病。癣与疥。 2.比喻小患或不难治理的问题。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疾疾【意思解释】1.憎恶之甚貌。 2.急忙貌;快速貌。
畅叫扬疾【意思解释】1.谓大吵大闹。"畅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沈疾【意思解释】1.亦作"沉疾"。 2.重病。亦指患重病。
刺世疾邪赋【意思解释】赋篇名。东汉赵壹作。赋中强烈抨击了东汉后期社会政治黑暗腐朽的种种情态,语言锐利,感情激愤。赋后有五言诗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绝望之情。
雠疾【意思解释】1.亦作"雠疾"。 2.仇恨﹐憎恨。
除疾【意思解释】1.医治疾病。
长卿疾【意思解释】1.见"长卿病"。
谗疾【意思解释】1.见"谗嫉"。
辞疾【意思解释】1.犹辞病。
迟疾【意思解释】1.亦作"遟疾"。 2.或快或慢;快慢。 3.犹早晩。
遄疾【意思解释】1.犹急速。
疢如疾首【意思解释】1.烦热得如患有头痛之疾。比喻忧伤到极点。
唱叫扬疾【意思解释】1.高声吵闹相骂。
促疾【意思解释】1.急促。
疮疥之疾【意思解释】1.喻轻微的祸患。
疮疾【意思解释】1.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疢疾【意思解释】1.疾病。 2.犹忧患。 3.疵病。
产疾【意思解释】1.妇女因分娩而引起的疾病。
瘳疾【意思解释】1.治好病。
称疾【意思解释】1.称病。

疮疥之疾造句

疮疥之疾相关的成语

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疮痍满目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割肉补疮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互剥痛疮比喻互揭阴私。
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好肉剜疮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疗疮剜肉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裂裳衣疮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七疮八孔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千疮百痍犹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挖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剜肉补疮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剜肉成疮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剜肉生疮犹剜肉成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剜肉医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剜肉做疮犹剜肉成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疥癣之疾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泥猪疥狗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癣疥之疾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不徐不疾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丑扬疾暴露丑恶。
除疾遗类遗:留下。类:种。只治表面的病,又留下了病根。比喻去患不彻底,留下祸根。
畅叫扬疾指大吵大闹。“暢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沉疴宿疾疴:病;宿: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
采薪之疾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大声疾呼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妒贤疾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同“妒贤嫉能”。
悼心疾首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愤时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世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世疾邪犹愤世嫉俗。
腹心之疾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高才疾足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
膏肓之疾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疮疥之疾相关的成语分类

疮疥之疾相关的词语

疮科【意思解释】1.犹皮肤科。
疮帚【意思解释】1.何首乌的别名。
疮巨衅深【意思解释】1.犹创巨痛深。
瘛瘲【意思解释】1.惊风;痫病。亦泛指手足痉挛。
瘥疠【意思解释】1.瘟疫。
瘥昏【意思解释】1.昏忽﹑迷乱之病。借指政治黑暗﹐时世混乱。
蛓毛鹰【意思解释】1.鸟名。以食蛓毛虫得名。
臣下【意思解释】1.君主制时代的官吏。
臣人【意思解释】1.犹臣下。 2.谓使人为臣。
臣一【意思解释】1.臣服而统一。
窗棂【意思解释】1.亦作"窻棂"。 2.即窗格。
窗蟾【意思解释】1.窗前的月光。传说月中有三足蟾﹐故称。
窗艺【意思解释】1.即窗稿。
窗谊【意思解释】1.同学的友情。
处裁【意思解释】1.处置裁决。
处逸【意思解释】1.隐居;隐逸。 2.生活于安逸之中。
处堂燕鹊【意思解释】1.《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喣喣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因以"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处斩【意思解释】1.指斩首处死。
处理【意思解释】1.处置;办理。 2.指定刑;处罚。
处约【意思解释】1.生活在穷困之中。 2.根据约定。
处治【意思解释】1.处方治病。 2.安排;处理。 3.处罚;惩治。
处妾【意思解释】1.犹处女。指未有过性行为的宫女。
处所【意思解释】1.停留或居住的地方;地方。 2.指某方面﹑某部分。
处物【意思解释】1.审识事物。 2.对待人和事物。

疮疥之疾相关的成语补全

疮疥之疾相关的成语接龙

疮疥之疾其他造句

癞疮造句1、他就将手插在怀里;及至抽出手来,见手上患了癞疮,像雪那样白。
2、她身边蹲着一条长满癞疮的大狗,伸长着舌头,亦流着口水看着街头来来往往的人。
3、他担心有人认得他的模样,便用生漆涂在身上,使得身上生满了癞疮,又吞食木炭,使自己变成了哑巴。
4、听说癞疮是很不容易根治的。
5、她的头发前几天剪光了,还剃得凹凸不平,活像长满了癞疮。
6、远东人养狗大多是为了吃肉,阿布的满身癞疮渐渐好起来后,瘸杰克倒是没打狗肉的主意,但却几番三次要扔了它,理由是养人都快养不活,又哪来的口粮喂狗。
7、身上的黑漆已经浸入皮肤,脑袋上的癞疮更加红肿,让人都觉得他活不过这个夏天。
8、阿Q头上的“癞疮疤”就像皇上的姓氏,决不能随便提起,音相同也不能说,否则犯讳。癞疮造句
9、马家小姐忽患癞疮,皮痒脓腥,痛不可忍。
10、所以,为了说明这一点,可以举出小小的草茎和厅堂前的大柱子,以及满身长着癞疮的丑妇和美丽无比的西施,还有那宽大的、奇变的、诡诈的、怪异的等千奇百怪的东西。
秃疮造句1、没有秃疮,不怕别人说癞。民谚
2、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之可使人面色润泽。
3、我坐的办公室窗不明几不净,墙皮子也多处脱落,像人长秃疮了一般。
4、原来的满头黑发变得黄如枯草,白净的圆脸变得干瘦干瘦,最让人讨嫌的还是长了满头的秃疮。
5、因为是老宅,由于年久失修,瓦缝长出的枯草和青草杂存,成群结队,一堆一块,斑斑驳驳,像黑漆的脑盖长了秃疮,外观给人一种破败的感觉。
6、吴言高没有理睬何得标,叫安秃娃舀一碗水来,他要给他脑袋上的秃疮搽药。
7、治小儿秃疮:用鲫鱼烧成灰,用酱汁和好涂敷局部。
8、又可以用油煎,涂小儿秃疮,能发痘疹,除鱼腥。
9、过去常见的秃疮、疥疮基本绝迹,常见的臭虫、虱子也少见了。
10、“木别子”应为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的干燥成熟种子,可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干癣、秃疮等。
疮痂造句1、郑说,他多方了解到,颜家芦柑树在喷“铜大师”之前就患有疮痂病,且较为严重。
2、橙生长的关键时期,受气温时冷时热、雨水较多的影响,脐橙果树造成溃疡病、疮痂病、掉果等现象。
3、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
4、一位植保专家告诉云龙站点的工作人员,受灾柚子患的是疮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并有针对性地开出了治病的药方。
5、提高坐果率、促生增产、改善品质,同时对红蜘蛛、疮痂病、溃疡病等有较好的防效。
6、别用手去抓疮痂,要不然你的伤口总好不了。
7、本报威海讯,记者从威海市农业局了解到,从上旬至今,威海有五万多亩花生发生了疮痂病。
8、“我家桔树好像得了疮痂病,用灭病威行不行?”罗定市泗纶镇分会村农民邓明急切地询问。
9、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10、本文报道了利用拮抗链霉菌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大田试验研究。
狼疮造句1、在下面的转述中你将对狼疮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大体上的理解。
2、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3、我们也回顾了有关乾癣合并红斑性狼疮在治疗上的文献记载。
4、通常人们说的狼疮通常就是指这种全身形式的疾病。
5、目的探讨复发性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和预后判断。
6、自身免疫性: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
7、血清蛋白氧化水平的提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相关。
8、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9、生产量最大的干细胞疗法供应商。北科生物以成体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为基础,为从多发性硬化症到狼疮的各种疾病研发了一系列疗程。
10、目的:探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狼疮造句1、在下面的转述中你将对狼疮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大体上的理解。
2、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3、我们也回顾了有关乾癣合并红斑性狼疮在治疗上的文献记载。
4、通常人们说的狼疮通常就是指这种全身形式的疾病。
5、目的探讨复发性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和预后判断。
6、自身免疫性: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
7、血清蛋白氧化水平的提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相关。
8、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9、生产量最大的干细胞疗法供应商。北科生物以成体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为基础,为从多发性硬化症到狼疮的各种疾病研发了一系列疗程。
10、目的:探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癣疥造句1、好了,二老不必为这两人挂心,我元朝善战之士数以十万计,此二人不过星星之火癣疥之疾而已。
2、他知道闯贼才是心腹大患,而清兵,不过是癣疥之疾,清兵就好比窃贼,只是想从你的身上得到些好处而已,而农民军却是想要他的命的杀手。
3、一,她是癣疥之疾,潜伏在我们内部的特务才是心腹之患。
4、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大患。
5、是问题,就该马上解决,不能当癣疥之疾去对待,疏忽大意,会酿成麻烦。
6、地球不会因这儿那儿有了些象伤口那样的火山口,象癣疥那样的硫质喷气孔,也不会因有座象流脓血那样喷射着的火山而死去。
7、陛下,倭寇虽为癣疥之疾,然沿海之民可不堪言,臣以为定当用心治理,想一万全之策。
8、咯红症非寻常癣疥,尚望扫除烦恼,放开怀抱,排愁自遣,破涕为欢,心得所养,则病魔自祛。
9、
10、
疥疮造句1、就像拔罐子一样,体内毒素被连根拔出,就连多年的皮炎、湿疹、皮癣、皮肤过敏、荨麻疹、疥疮等皮肤病也因此好转。
2、不怕疥疮水,只怕虱子跳蚤嘴。民谚
3、怎么吃莲房?刘凤斌建议,可将莲房与火炭母,或与金银花,抑或与土茯苓煲汤喝,适合肠道湿热、身上长疥疮的情况饮用。
4、外敷﹕用于疥疮肿毒。用叶片捣烂,敷在患部。
5、过去常见的秃疮、疥疮基本绝迹,常见的臭虫、虱子也少见了。
6、疥螨会引起疥疮。
7、棚子里阴暗潮湿,床铺四周长满青草,劳工们入住不到半个月就都染上了疥疮、“绣球风”等皮肤病。
8、在我们红军时候,最厉害的有四种病,就是疥疮、疟疾、下腿溃疡和拉痢疾。
9、疥疮,与麻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牛皮癣,头部黄癣,吸毒,性病。
10、不怕疥疮水,只怕虱子跳蚤嘴收入支出。民谚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疾患造句1、由于心脏疾患的遗传构型比较复杂,因此将多个试验的数据合并分析对于寻找基因风险变异十分重要。
2、耶稣,救我脱离灵魂和肉身的疾患。
3、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
4、绝大部分的精神疾患,都可以广义分为精神病和精神官能症两种。
5、心导管插入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特定心脏疾患的医疗手段。
6、虽然以现在的医学技术,尚不能彻底预防这种遗传疾患的发生。
7、那些并发视网膜疾患的患者在高海拔会增加视网膜大出血的风险。
8、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
9、绝大部分的精神疾患,都可以广义分为精*病和精神官能症两种。
10、不仅如此,在对抗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疟疾以及治疗脑疟疾患者上使用此药,效果也很显著。
疾风造句1、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
2、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翻译:起了强风,才知道何种草足以抵挡风力;下了冰寒的霜,才知道哪种树能够受耐严寒。沈约
3、陈彬预感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即将到来。
4、这堆留下的尸体自然是交给力疾风魔狼们处理,而李易他们则继续上路了。
5、他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疾风骤雨的黑暗所在,到处都是住在摇摇欲坠的破屋里的人。
6、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
7、但是,在疾风骤雨式的“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中,王先生并没有屈服这种政治压力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8、疾风彰劲草,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了解到他们配合时所展现的真正的威力。
9、身后的巷子里面呼喝声此起彼伏,纷乱的脚步声竟恍若疾风暴雨。
10、春雨,没有夏雨的喧嚣,疾风骤起,闪电频频,雷声大作;春雨,没有冬雪的寒风刺骨,铅云低垂,雪花如席。它无声地降落,深深地滋润大地,只有细细地咂摸,才能感受到它的抚摸,这正是春雨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品格。
弃疾造句1、这个命题是否成立,作为对辛弃疾词的审美评价有何涵蕴,【弃疾造句】在学理上应该还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2、有奇淫的人,必定有奇祸,和春秋时期以“爬灰”名垂史册的卫晋、熊弃疾一样,朱温“爬灰”也爬出了现世报,他的儿子朱友王圭一刀刺穿了他的肚皮。
3、苏轼与辛弃疾的送别词内容丰富,气象万千。
4、“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句,几乎使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成为它的不二注解。
5、辛弃疾后来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
6、这首词应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7、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梁衡
8、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有过金戈铁马的经历。
9、辛弃疾走出燕京的南门,归心似箭,昼夜不停地赶路,十多天后就回到了四风闸村。
10、摄“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江西灵山景区正式开放南宋辛弃疾赞美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托疾造句1、这篇奏对,是专从权戚嬖幸上立言,梁冀瞧着,先已忿恨,即黜规下第,授官郎中,规知不可为,托疾辞归。
2、林见嚣反复无常,不愿屈事,屡次托疾告辞。
3、摩托车在黑衣女子的操纵下猛地一停,随即朝着囚衣男子急驰而去,完全没把汽油燃烧的火焰放在眼里,火红的摩托疾驰在火焰中,格外艳丽夺目,但仅是一闪而过。
4、数曾献计于袁绍,绍不从,因此托疾在家。
5、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
6、臣为陛下计,不妨托疾,只命太子代行,便可无虑。
7、惟梁后父执金吾梁商,奉命为大将军,独不愿就任,托疾固辞,顺帝使太常奉策,就第册拜,商不得已诣阙受命。
8、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张锋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
9、官渡之战期间,沮授又多次进谏不可轻举冒进,袁绍俱不听,心灰意冷而托疾辞归,袁绍怀恨不许,并省其兵交由郭图带领。
10、
疾忙造句1、是夜,迪坎静寂中醒转,侧耳一听,四周静悄悄,觉得不对劲,抬手看戒指,红星就在中央闪动,这一惊非同小可,拉起同帐的亚伯奥,疾忙披衣出帐发警报。
2、骆智疾忙挣扎,知道自己落入了蒋云祥的二哥马彪的手中。
3、这厢道人见三郎到来,疾忙入内禀报许逊。
4、赵夫人哭了一阵,又想起女儿来,疾忙叫骆智一同去找。
5、靠墙坐着的池小菲有点慌张,疾忙掀掉被单站起来说。
6、疾忙收回攻出之掌,身子横里一蹿,避了开去。
7、疾忙拍马飙风似的抢上前去察看究竟,陈剑云掩不住好奇心,驱马紧随其后。
8、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9、飞奔到家,将家中所有,疾忙搬出。
10、他快步走到颜子虚身前,探手摸了一下脉门,感觉尚有一丝跳动,疾忙将自己的掌心对准其“劳宫穴”。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