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第三个字是圭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圭的成语的成语大全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荜门圭窦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筚门圭窬同“筚门闺窦”。柴门小户。喻指穷人的住处。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清·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
彝鼎圭璋比喻典雅出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到了那个探花,说甚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他那气宇轩昂之中不露一些纨袴,温文儒雅之内不粘一点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

相关词语

尺二圭【意思解释】1.即镇圭。古代天子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鬯圭【意思解释】1.古代礼器,玉制,祭祀时用以酌鬯酒,故名。亦称"玚圭"。
传圭袭组【意思解释】1.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安圭拉岛【意思解释】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在西印度群岛东北部。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7000多(1989年)。首府瓦利。经济以渔业、家畜饲养和晒盐业为主。
不露圭角【意思解释】1.《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铓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后因以"不露圭角"谓深沉不露锋芒。
罼圭【意思解释】1.汉苑囿名。
筚门圭窬【意思解释】1.同"筚门闺窦"。
筚门圭窦【意思解释】1.见"筚门闺窦"。
秉圭【意思解释】1.亦作"秉珪"。 2.手执玉圭。
璧圭【意思解释】1.见"璧珪"。
宝圭【意思解释】1.见"宝珪"。
荜门圭窦【意思解释】1.同"筚门圭窦"。 2.编竹为门,穿墙作窗。指贫穷人所居之处。
白圭夫子【意思解释】1.鲚的别名。
巴拉圭【意思解释】南美洲中南部内陆国。面积4068万平方千米。人口483万(1995年)。首都亚松森。绝大部分为平原。气候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经济以农牧业和林业为主。主产棉花、大豆等。
法属圭亚那【意思解释】法国在南美洲的属地。临大西洋。面积9万平方千米。人口1148万(1990年)。首府卡宴。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
复圭【意思解释】1.谓复职。
分圭【意思解释】1.亦作"分珪"。 2.帝王以圭分授于受封者。后泛指帝王封赐官爵。
奉为圭臬【意思解释】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做准则。参看〖圭臬〗。
封圭【意思解释】1.诸侯始受封时天子所赐之圭。
圭璋【意思解释】也作“fdca璋”。古代帝王、诸侯举行仪式时手持的两种礼器。引申指人品高尚:有圭璋之质。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相关成语补全

第三个字是圭的成语的相关成语

白圭之玷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荜门圭窦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筚门圭窬同“筚门闺窦”。柴门小户。喻指穷人的住处。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形容数量准确。
《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残圭断璧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宋·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重圭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予闻世之右族,重圭叠组者有之矣,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
传圭袭组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明·宋濂《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传圭袭组为难,能世其德业为难。”
断圭碎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同“断珪缺璧”。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清·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
圭角岸然形容风操严峻。
圭角不露圭角:圭之锋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锋芒。
《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圭璋特达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三复白圭指慎于言行。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
《文选·扬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张铣注:“言当分人君之珪,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
析圭担爵同“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
《明史·倪岳传》:“命将徂征,四年三学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辇帛舆金,充牣私室。”
析圭分组谓任官受印。组,组绶。
唐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至于析圭分组,跨壤连州,怀四术而自疑,见九重而失望。”
彝鼎圭璋比喻典雅出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到了那个探花,说甚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他那气宇轩昂之中不露一些纨袴,温文儒雅之内不粘一点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
玉圭金臬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相关的造句

圭璋造句1、《全宋词》,唐圭璋编,收录宋代人的词作首。
2、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
3、燕翼贻谋缵承世泽,圭璋器重黼黻皇猷。
4、瞻礼娘娘金身,但见圣像盘着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白玉织成的七彩霞衣,一双彩袖高擎着白玉圭璋,腰间一副蓝田玉带,摇曳长裙翻飞而下。
5、当是自诉有愧师门,中举之后,未能及时会试中魁,许久以后,始得列于圭璋。
6、黄巾力士,肩担令字听传宣;金甲神人,手捧圭璋尝拥护。
7、冥殿的地上分别有六个石架,这些石架上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方,但是我和大金牙都知道,那是放置祭六方用的琮圭璋璧琥璜六种玉的,是皇室成员才有的待遇。
8、智仁乐雅山水同深玉堂风静帘卷珊瑚圭璋特达鸾骛呈祥。
9、寻雩坛高广,《礼》、《传》无明文,案《觐礼》设方明之祀,为坛高四尺,用圭璋等六玉,礼天地四方之神,王者率诸侯亲礼,为所以教尊尊也。
10、也听说唐圭璋与夫人尹孝曾鹣鲽情深,二人结缡十三载夫唱妇随、感情弥深。
圭角造句1、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2、戎州旧吏李珍,小心而办事,家有水竹亭馆,亦能婆娑风月,不甚出圭角于群吏间。
3、不露圭角,此方为无上上品真人。
4、不过根据稍有阅历者经验,大凡有真本领的人总有一番藏锋敛锐、不露圭角的气象。
5、《金药秘诀》日:刀圭者,乃刀头圭角,些子而已。
6、当年那个只懂得锋芒毕露的少年经历三年自我催眠式的失忆后,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不露圭角,懂得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7、有鉴於此,后遂结舌,不敢轻露圭角,是必待有大力者倾囊付之耳。
8、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
9、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
10、他为人处事,常常不露圭角,让人难以捉摸。
残圭断璧造句1、原本宏伟奢华的院落,变成一片残圭断璧,显得异常凄惨;在倒塌的院门之处,矗立着一个单薄的身影,更显萧瑟。
2、就在此时,只见天驹宝马去势一改径直撞向一面残圭断璧,一切来得太快南剑天避之不及。
3、的一下,王铁锤手里抓着的那个匕首便飞向了工厂那残圭断璧之上。
4、这根据地惨点,曾遭到鬼子扫荡过,残圭断璧没几间好房子,现在只有七八户,连地主恶霸都没有,穷的这几户人家每天吃野菜,挖草根,唯一好处地处偏僻,水路发达。
5、少爷,现在有了银子,是不是请人将大宅修缮一翻,这残圭断璧的,让人看了可坠了你的面子!
6、
7、
8、
9、
10、
白圭之玷造句1、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又说“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2、“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
3、这种行为对于他只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4、他的行为也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5、他的这点错误不过是白圭之玷,可以原谅。
6、林先生文革期间曾经被上峰点名为庾信小赋作注,后有晚辈小子苛论此为白圭之玷,梁效解散后林先生再也没有和政治沾过边,晚年几乎成为一代大隐。
7、他们是得道高士,而一旦走入红尘,却难免白圭之玷。
8、
9、
10、
不露圭角造句1、当下迈步搴帷,见了陈小云、洪善卿,侧坐相陪,不露圭角。
2、任清选在钧都镇以立地书橱著称而不露圭角,唐鼎一番高谈阔论引发了他的崇论宏议。
3、当年那个只懂得锋芒毕露的少年经历三年自我催眠式的失忆后,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不露圭角,懂得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4、不露圭角,此方为无上上品真人。
5、不过根据稍有阅历者经验,大凡有真本领的人总有一番藏锋敛锐、不露圭角的气象。
6、他为人处事,常常不露圭角,让人难以捉摸。
7、问言答语,又是示出姑娘不露圭角,沉渐刚克的性格,怪不得儿子一见钟情。
8、
9、
10、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