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词 语安史之乱
解 释【意思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组 成 - - - -
近义词
反义词

安史之乱相关的词语

安安【意思解释】1.温和貌。 2.徐缓貌。 3.谓安于环境或习惯。 4.平正;安稳。 5.平静,安宁。
安安蓝【意思解释】1.即凡拉明蓝。蓝色染料的一种。用以染布,色泽鲜艳,但易泛红。也指用安安蓝染色的布匹。
稳稳安安【意思解释】1.安安稳稳。
错安头【意思解释】1.宋时俚语。谓人无貌而有才。
除暴安良【意思解释】1.铲除强暴势力﹐安抚善良百姓。
长治久安【意思解释】1.长期治平﹐永久安定。语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长安少年【意思解释】1.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长安日【意思解释】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长安棋局【意思解释】1.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后以"长安棋局"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长安米贵【意思解释】1.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后用以指居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
长安居大不易【意思解释】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乃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事亦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喻在大都市里生活不易。
长安道【意思解释】1.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长安【意思解释】1.古都城名。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处安思危【意思解释】1.犹言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危险。
蹲安【意思解释】1.旧时一种礼节。两腿并齐蹲下请安。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1.见"床上施床"。
粗安【意思解释】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 2.谓疾病基本痊愈。
床下安床【意思解释】1.同"床上施床"。
存安【意思解释】1.使之保全﹑平安。
常安【意思解释】1.长久安定;经常安宁。
铛脚刺史【意思解释】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长史【意思解释】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词史【意思解释】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 2.妓女的雅称。
卒史【意思解释】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从史【意思解释】1.即从吏。
仓史【意思解释】1.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曾史【意思解释】1.曾参和史鳅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春史【意思解释】1.掌春事之吏。
创业史【意思解释】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赤都心史【意思解释】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刺史州【意思解释】1.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丞史【意思解释】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阿史德【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德颉利发。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阿史那【意思解释】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安史【意思解释】1.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安史之乱【意思解释】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霸史【意思解释】1.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班史【意思解释】1.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病史【意思解释】1.患者历次所患疾病及诊疗情况。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沈乱【意思解释】1.沉迷昏乱。
钗横鬓乱【意思解释】1.形容妇女首饰不整﹐鬓发散乱。
重乱【意思解释】1.乱上加乱,大乱。
窜乱【意思解释】1.修改变动。
篡乱【意思解释】1.谓篡权乱世。
唱乱【意思解释】1.发动叛乱。
称乱【意思解释】1.举兵作乱。
朝天捣乱【意思解释】1.犹言成日价瞎闹。
从乱【意思解释】1.参与叛乱。
崇乱【意思解释】1.犹扰乱,骚乱。
吵乱子【意思解释】1.犹闹事。
错乱【意思解释】混杂失常:精神错乱。
麤服乱头【意思解释】1.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逞乱【意思解释】1.肆意作乱。
踳乱【意思解释】1.乖错杂乱。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1.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参乱【意思解释】1.参与治理;辅佐。乱,治。
嘈乱【意思解释】1.声音杂乱貌。
出乱子【意思解释】1.发生祸事或纠纷。
俶乱【意思解释】1.诡奇杂乱。

安史之乱造句

安史之乱相关的成语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安常处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分守己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安份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安分守已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安富恤贫恤:救济。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安富恤穷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安分知足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垂名青史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青史标名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青史传名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垂名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青史留芳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铁面御史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永垂青史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研经铸史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败法乱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变古乱常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鬓乱钗横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拨乱反正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拨乱反治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拨乱济时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拨乱济危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拨乱为治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悖言乱辞指胡言乱语。
粗服乱头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钗横鬓乱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贼臣乱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定乱扶衰定:平定;扶:帮助,扶持。平定祸乱,扶持衰弱。
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方寸已乱心已经乱了。
蜂狂蝶乱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纷乱如麻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安史之乱相关的成语分类

安史之乱相关的词语

安生乐业【意思解释】1.犹安居乐业。
安生【意思解释】①生活安定:过~日子。②安静;不生事(多指小孩子):睡个~觉ㄧ这孩子一会儿也不~。
安神【意思解释】使心神安定。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之所。
安身乐业【意思解释】1.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身【意思解释】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困窘的环境下):无处~ㄧ我有了~之地,母亲也就放心了。
安设【意思解释】安装设置:~空调器ㄧ在山顶上~了一个气象观测站。
安如泰山【意思解释】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说稳如泰山。
安然【意思解释】①平安;安安稳稳地:~无事ㄧ~返航ㄧ~脱险。②没有顾虑;很放心:~自若 ㄧ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
安全衣【意思解释】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而特制的衣服。
安全系数【意思解释】进行土木、机械等工程设计时,为了防止因材料的缺点、工作的偏差、外力的突增等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工程的受力部分实际上能够担负的力必须大于其容许担负的力,二者之比叫做安全系数。也指做某事的安全、可靠程度。
安全网【意思解释】1.在高空进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或技艺表演时,在其下或其侧设置的起保护作用的网,以防因人或物件坠落而造成的事故。一般用绳索等编成。
安全剃刀【意思解释】保险刀。
安全梯【意思解释】1.多层建筑中供紧急疏散人群用的楼梯。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直通室外平地。
安全门【意思解释】太平门。
安全帽【意思解释】1.施工或采矿时工人戴的帽子。用以防护头部,免受坠落的物件伤害。一般用柳条﹑藤芯或塑料制成。
安全理事会【意思解释】联合国的重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它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由十五个理事国组成,中、法、苏(后由俄罗斯接替)、英、美为常任理事国,其余十国为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除程序性问题外必须得到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简称安理会。
安全电压【意思解释】不致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的电压,一般低于36伏。
安全灯【意思解释】①在矿井里用的可以防止引起混合气爆炸的灯。灯上有铜丝网罩,可以放散灯焰四周的热量。根据它的火焰变化,又可以估计矿井内气体的含毒量。②泛指电压低于36伏或有安全设备的照明用具。
安全岛【意思解释】马路中间供行人穿过时躲避车辆的地方。
安全带【意思解释】1.乘坐飞机等飞行器,或在高空作业与进行技艺表演时,为保障安全所用的带子。
安全玻璃【意思解释】一类经剧烈振动或撞击不破碎,即使破碎也不易伤人的玻璃。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用于汽车、飞机和特种建筑物的门窗等。
安全【意思解释】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操作ㄧ~地带ㄧ注意交通~。
安庆内军械所【意思解释】又称“内军械所”。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徐寿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1864年迁南京,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安庆保卫战【意思解释】太平天国著名战役。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安寝【意思解释】安稳地睡着:高枕安寝。
安琪儿【意思解释】天使。[英angel]
安期子【意思解释】1.即安期生。
安期枣【意思解释】1.传说中的仙果名。《史记.封禅书》:"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后因有"安期枣"之称。
安期生【意思解释】1.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 2.仙人名。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等。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用缓缓的步行当作乘车。
安邦定国【意思解释】使国家安定、巩固。
暧昧【意思解释】①(态度、用意)含糊;不明白:态度~。②(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关系~。
碍手碍脚【意思解释】妨碍别人做事:咱们走吧,别在这儿~的。
碍事【意思解释】①妨碍做事;造成不方便;有妨碍:您站远一点儿,在这里有点儿~ㄧ家具多了安置不好倒~。②严重;大有关系(多用于否定式:他的病不~ㄧ擦破点儿皮,不碍什么事。

安史之乱相关的成语补全

安史之乱相关的成语接龙

安史之乱其他造句

安安逸逸造句1、她以为她中年过的日子节俭,到她最需要安安逸逸不多操心的时候,她就能过得舒舒服服的。
2、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
3、而且可以说他活得快快乐乐,死得安安逸逸。
4、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5、“他准是个非常和善的动物,”鼹鼠说。他跨上了船,提起双桨。河鼠呢,他安安逸逸地坐到了船尾。
6、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而这大事就是经商,注定了忙碌。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7、佬子还是走大路,哦!安安逸逸的过,走求那个狗洞,屁股都要求开花,那有这边巴适哦!
8、那比无聊的安安逸逸好多了。
9、他正安安逸逸地靠在一张躺椅上。
10、老丁爱喝茶,在异乡每天也能安安逸逸泡几壶,立即舒坦起来。
安安心心造句1、于是就安安心心的告诉自己,眼眶里泛起的液体不是泪珠,是烟雾弥漫中凝结在瞳眸里的水蒸气。
2、彭细根先忧后喜,他在电话的一端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下好了,总算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干活了。
3、“保姆式”服务的真义,在于消除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让专业人安安心心做专业事,最大限度增进效率。
4、还不是为了一家人能囤聚,但如今你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障,你说你这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所以啊,听我一句劝,安安心心呆在部落,实力上来了再图以后不迟。
5、回来开始安安心心的安排下学期的课表。
6、他已经安安心心过日子了。
7、好专业,好学校,冷门热门不重要;有兴趣,有信心,只有喜欢就报考;安安心心去等待,放松精神传捷报;即使失败不灰心,相信明天更美好。
8、到了晚上,去向父母说晚安,替他们把寝具安顿好,这样父母就可安安心心又舒舒服服地睡了!
9、大爷,我是无家无业,也没什么本事,如果能像您一样,安安心心的打一辈子猎,我也满足了。
10、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淡然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要轰轰烈烈,只求安安心心。
安安分分造句1、现在的心态只能现实到满足于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地做人,守住这个健康的身体。
2、曾经的相濡以沫,早已都相忘江湖。曾经的风花雪月,习惯成阴晴圆缺。曾经的富国安邦,现已经戒掉理想。安安分分开个小店,快快乐乐陪陪朋友!小店新开,朋友速来!
3、若想安安分分混过三年,陆元松除了给小青每月付一定月例,自己只能按照普通人家粗茶淡饭过日子了,连个厨子的月例都很难开出来。
4、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她更加懂得如何在相府生存,只要你安安分分,没有涉及到苏靖康的利益,就算是煞星一样可以安枕无忧。
5、他回来,只是想娶心爱的女人为妻,安安分分地过一辈子。
6、诚信,对人不遮掩,不说谎,朴实,安安分分的。就这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与诚信牵手,与诚信相伴。
7、原本以为我会一直在那个框框里生活,安安分分,乖巧得一塌糊涂。
8、我也想安安分分地做我的飞蛾,可是我受不了花香的诱惑。
9、我应该飞回到鸥群里去,安安分分做一只可怜的、天赋有限的海鸥。
10、
安安造句1、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平安到家,家人放心。
2、平安,平安,平平安安,人人平安,家家欢喜。
3、下午我回家一看,一只又大又黄中带绿的柚子安安稳稳的摆放在桌子上。一看它那“胖胖”的样子,就让我口水直流。
4、海洋是个魔术师,一会安安稳稳,一会又生气了,一会又调皮的掀起浪花。
5、危险无处不在,只有紧记安全,才能平平安安过每一天。
6、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所以妈妈总会在下午去上学时往我的书包里塞一个苹果。闻着苹果的香味,我感觉自己仿佛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7、两纪一化护身符,平平安安才是福。
8、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呆着,不求安慰,不求有人能懂。
9、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10、平平安安上班,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高高兴兴回家。
安安分分造句1、诚信,对人不遮掩,不说谎,朴实,安安分分的。就这样,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与诚信牵手,与诚信相伴。
2、他回来,只是想娶心爱的女人为妻,安安分分地过一辈子。
3、原本以为我会一直在那个框框里生活,安安分分,乖巧得一塌糊涂。
4、我应该飞回到鸥群里去,安安分分做一只可怜的、天赋有限的海鸥。
5、我也想安安分分地做我的飞蛾,可是我受不了花香的诱惑。
6、现在的心态只能现实到满足于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地做人,守住这个健康的身体。
7、若想安安分分混过三年,陆元松除了给小青每月付一定月例,自己只能按照普通人家粗茶淡饭过日子了,连个厨子的月例都很难开出来。
8、曾经的相濡以沫,早已都相忘江湖。曾经的风花雪月,习惯成阴晴圆缺。曾经的富国安邦,现已经戒掉理想。安安分分开个小店,快快乐乐陪陪朋友!小店新开,朋友速来!
9、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她更加懂得如何在相府生存,只要你安安分分,没有涉及到苏靖康的利益,就算是煞星一样可以安枕无忧。
10、
明史造句1、廷枢和吴之荣弄权作奸,造成“明史”冤案。
2、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
3、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4、这部《明史》是官修史书吗?
5、秦始皇以小篆为秦朝的标准文字,作者用“秦殇”为题,揭示小篆夭折的必然原因,同时肯定其在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作用,褒贬分明[小学生网]。
6、生命惟因其短,故应把它化入人类最壮丽的文明史中以获得永恒;生命也唯因其短,更要加倍珍惜每刻青春,使它在有限的生命线段内尽可能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7、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8、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9、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石磬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
10、因为从明史来看,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攻伐最终能够战胜群雄一统天下,也许是天命有归,运气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
青史造句1、诗人们渴望到边塞去,胸怀着一种气吞山河、舍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青史流名。
2、一个人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时间去看另一个人,感受竟有天壤之别。青史留名者(无论美名还是臭名)的功过于非,恐怕连“盖棺论定”都是为时过早。往往需要几十年,在不同的时间,立场,尺度上得出不同的结论。芮成钢
3、壮哉我之华夏,诗词歌赋,千秋古国;美哉我之民族,同心同德,不屈不挠;盛哉我之风尚,仁厚朴醇,百善当孝;伟哉我之青史,文明五千,与爱同行!
4、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青史留名。
5、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6、他突然很害怕,怕再见他,是青史卷册中的寥寥数笔。弄简
7、当时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这个霍古斯是蠢蛋,领了奖后,就能名标青史,还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8、古有二子:孔子,孟子。今也有二子:房子,车子。你若从在起二的名垂青史,二的贯穿古今,那么你就拥有了至高的修养和财富。加油二吧!
9、他们的光辉业迹,功昭日月、名垂青史,他们的崇高精神,具有永久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10、仁厚善良德兼修,义胆忠肝壮吾身;诚恳友爱讲纪律,信任朋友惜知己;文化昌荣清风正,明堂正道酬志气;中国和谐天下名,华夏青史千古扬!
史稿造句1、《明史》、《明史稿》和《殊域周咨录》等书皆认为,佛郎机铳进入中国是白沙巡检何儒的功劳。
2、民國初年,編纂清史稿時,對於這位位極人臣的曹學士的編纂僅僅寫了。
3、许杏林说,通过这本《会试闱墨》可以看到,当年有中进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确切,这与《清史稿》中的记载不尽相同。
4、《清史稿》作者则称其“遍临汉魏各碑至百数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
5、在《清史稿·儒林传》中,戴氏本传举足轻重,不可率尔操觚。
6、又据罗元黼《蜀画史稿》载,欧阳炯此诗的题目应为《应天寺门左壁天王画歌》,诗中所写的也是孙位与景朴的两位画家的天王画,所以题目中的“题景焕画”。
7、与末代状元刘春霖同科的进士人数说法不一,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末代科举共有中进士,但从《会试闱墨》一书中,却只有。
8、民国初年,编纂清史稿时,对于这位位极人臣的曹学士的编纂仅仅写了。
9、《清史稿鲍承先传》载反间事亦同,言清太宗授承先以秘计。
10、从宋代开始,在汉文史稿中记载,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
史传造句1、共工氏是古史传说时期的著名部族之一,其事迹上及三皇,下至虞夏。
2、玄奘西游取经故事在玄奘身世安排上呈现出从史传化到神圣化、虚幻化再到淡化的嬗变轨迹,这一嬗变和故事主旨的演变密切相关。
3、端午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陶陶。挂艾草,带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竞龙舟,祭屈原,历史传承越千年。端午家家粽飘香,愿你事事“粽”顺畅!
4、文明是一本典雅的书,诗词曲赋史传文,源远流长,光照乾坤;文明是一颗善良的心,喜怒哀乐悲悯惊,关爱他人,和谐共进。
5、摘要《左传》是一部儒家的史传和经典,思想倾向与《春秋》有致性,但不尽相同。
6、“复活”的藤甲胄确实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神奇,不过它究竟是否与历史传说中的藤甲兵一脉相承,几乎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答案。
7、几乎无例外,羽管键琴受历史传统的音律调音,音色、和音更加优美。
8、该剧是一出绍剧老旦唱工戏,根据“十二寡妇征西”的历史传说新编而成。
9、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忌能的平庸之辈。
10、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
史略造句1、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
2、虽不是一本正经的“文学史”,大致也可以算作一本有点有面的“民国文学史略”。
3、岁月流逝,时易事移,近年我对元史的关注,已从制度史向政治史略微转进,并且似乎小有心得。
4、一本有点有面的“民国文学史略”。
5、作者从荷花的种源、栽培史略、品种演变进程着手,研究我国荷花资源的历史和现状。
6、而野乘所载,止云同日危夫人、觐明之死,余先后不一,似与史略小异,姑兼记之。
7、昔人有言“才繙史略,即可成文,凿空生义,僻谬不情”,诚此之谓也。
8、届时将在主殿展现张宪生平的六个重要历史片段,并设张宪生平史略馆、民族英雄馆、张宪文化展陈馆等。
9、每届七七,应钦均有纪述,于今抗战已获胜利,建国正待努力,特就历年所记,摘要汇编,并补入最后一年之抗战经过,及办理受降情形,使成一完整之史略。
10、曹金山引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论述,“然《***》作者能文,故虽间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乱乱造句1、无数小老头从四面八方腾云驾雾,折跟头打把式,醉醺醺飞到上界,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乱乱哄哄,黏黏糊糊,絮絮叨叨,格外有一番情趣。
2、最疼的自然是心,胸口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一团乱乱的荆棘给扎了,明明很痛,却找不到伤口的位置。安以陌
3、而项天则是看着这两个忙忙乱乱的男女,最后对月岛由香点了点头。
4、几百个人,乱乱烘烘的,告别了好一阵子,才陆陆续续地走下山去,最后才轮到铁泉和尚、胡豹等一干人。
5、我早上天麻觑觑的就起来了,忙忙乱乱地做得吃上一顿饭就上山了。
6、边说边拿起手边的火箸,拨了拨火盆里的炭火,细细的火星飘了起来,被众人带进来的朔风一吹,纷纷乱乱的一闪而灭。
7、另外又乱乱钩了一个小花配件缝上去。
8、近日,保定一小区车库改门脸,零零乱乱影响通行惹民怨。
9、高乱乱忘乎所以的架着白梅霞走的正欢,突然脖子上一阵热呼呼的感觉,又闻到了一股尿臊气味。
10、想你就乱乱乱头绪,不想又伤伤伤自己。情深就不必问,是合不合逻辑。邰正宵
乱喊乱叫造句1、是哪家狗啊,也不给看好来,怎么乱喊乱叫的。
2、那些被乱喊乱叫的儿童围住的化装的人,蒙着脸,改变了嗓子,在女主人面前鞠躬行礼,然后在房里叉开腿站着。
3、为什么学生会见了老师乱喊乱叫?
4、但绝对不是“乱喊乱叫”!
5、好,你继续散步吧,但别在这里乱喊乱叫的。
6、马上,乱喊乱叫,发踪指示,带着众。
7、
8、
9、
10、
乱碰乱撞造句1、孩子们四处乱碰乱撞,直到母亲把他们喝住.
2、请叫那男孩别在房间里乱碰乱撞.
3、周围设置了栏杆,以防马匹受惊而乱碰乱撞.
4、再说,也不知妖人是从哪里来的,若是我乱碰乱撞,没准会自投罗网!看来,与其像无头苍蝇到处乱跑,还不如找个地方先躲躲!顺便看看外公留下的《道藏总览》。
5、它活像个失去了理智的疯子,在这宽阔的庭院中颠颠扑扑,乱碰乱撞。它时而把地上的柴草碎叶旋卷起来,忽地扔到东边,忽地抛到西边,忽地卷上高空飞舞,又忽地推到一个墙旮旯里不动了。
6、撒达惊慌地发现自己体内的魔法元素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乱碰乱撞,而且还不断地在流失。
7、
8、
9、
10、
乱说乱动造句1、他很老实,一向循规蹈矩,没有乱说乱动的行迹。
2、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
3、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4、国民党兵被粟裕的勇气完全镇住了,无人敢有丝毫乱说乱动,乖乖走向俘虏收容所,成为粟裕的“战利品”。
5、阶下囚,做不了发烧友了,只能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6、主子平时不拿我当人看,只让我俯首帖耳,不许我乱说乱动。
7、很多年,他被套上“资产阶级”的帽子,不能“乱说乱动”。
8、我们村子里面的人都知道他很老实,一向循规蹈矩,没有乱说乱动的行为。
9、还有位网友说,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觉得他学习好就让他当班长,他就拿着鸡毛当令箭,准备了根两米长的高粱秆,上课发现谁乱说乱动就敲谁一下。
10、皎阳似火,车上的同学们等得越发地不耐烦,埋怨声逐渐扩大,老师们不断的强调纪律,不许乱说乱动。
乱涂乱画造句1、琳琳在考卷上乱涂乱画,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2、每次见到小孩子在街上、在沥青路面或在墙上乱涂乱画,我都会停住脚步……他们笔下的东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总可以让我学到一些东西……
3、小孩子们在整个墙上乱涂乱画.
4、我们难道真要把那些乱涂乱画当作艺术吗?这种垃圾留着都占地方。
5、不要在你的书上乱涂乱画.不要坐在课桌上.
6、他一边朝杰克逊看过去,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乱涂乱画。
7、他对我爱答不理,在洁白的纸面上乱涂乱画,画一页,还撕一页,从不顾及我的感受,把我搞得面目全非。
8、乱涂乱画让美丽广场“颜面无光”。
9、不随嘴乱说脏话,不随时高声喧哗,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墙乱涂乱画,不随处乱吐痰,不随地乱拉大小便。世界卫生日,请随时注意公共卫生。
10、但是现在,有些人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比如滥砍滥伐,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乱倒垃圾。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