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藿菽是什么意思

词 语藿菽
解 释【意思解释】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2.比喻清贫的生活。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藿菽相关的词语

亮藿藿【意思解释】1.形容明光耀眼。
茨藿【意思解释】1.指粗劣的菜食。
场藿【意思解释】1.犹场苗。
飞藿【意思解释】1.凋零的豆叶。
羹藿【意思解释】1.以藿为羹。泛指粗粝的食物。
藿囊【意思解释】1.盛藿的口袋。比喻无才学。
藿菽【意思解释】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2.比喻清贫的生活。
藿粱【意思解释】1.即高粱。详"高粱"。
藿食【意思解释】1.以豆叶为食。指粗食。 2.指粗食者。谓平民百姓。
藿蠋【意思解释】1.生长在豆类植物上的毛虫。
藿香【意思解释】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叶对生。夏季开花,唇形,白色或紫色。中国各地都有栽培。茎、叶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也可入药,能清凉解热、健胃止吐。
藿藜【意思解释】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
牛藿【意思解释】1.用牛肉杂以豆叶做成的羹。
葵藿【意思解释】1.指葵与藿,圴为菜名。 2.单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语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豆藿【意思解释】1.豆叶。亦泛指野蔬。
浆酒藿肉【意思解释】1.见"浆酒霍肉"。
藜藿【意思解释】〈书〉藜和藿,指粗劣的饭菜。
粝藿【意思解释】1.以糙米﹑豆叶所作的粗恶饭食。
鹿藿【意思解释】1.葛的别名。可入药。
蓬藿【意思解释】1.两种草名。借指草野或草屋。
采菽【意思解释】1.谓采摘豆叶。 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
赤菽【意思解释】1.即赤小豆。
歠菽饮水【意思解释】1.喝豆粥饮白水。喻生活清苦。
啜菽饮水【意思解释】1.亦省作"啜菽"。 2.吃豆类,喝清水。语出《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因以为贫家孝子事亲之典。 3.指生活清苦。
啜菽【意思解释】1.见"啜菽饮水"。
刍菽【意思解释】1.亦作"刍叔"。 2.即刍豆。
不辩菽麦【意思解释】1.同"不辨菽麦"。
不辨菽粟【意思解释】1.犹不辨菽麦。粟,小米。
巴菽【意思解释】1.即巴豆。
半菽【意思解释】1.谓半菜半粮,指粗劣的饭食。 2.指少许之物。
不辨菽麦【意思解释】1.形容愚昧无知。今亦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
藿菽【意思解释】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2.比喻清贫的生活。
禾菽【意思解释】1.谷类和豆类。
麻菽【意思解释】1.亦作"麻尗"。 2.麻与豆。
大菽【意思解释】1.大豆的一个品种。
稻菽【意思解释】1.稻和菽。
嘉菽【意思解释】1.豆类作物的美称。
粱菽【意思解释】1.米与豆。
藜菽【意思解释】1.藜和菽。泛指粗粝之食。
配盐幽菽【意思解释】1.指豆豉。

藿菽造句

藿菽相关的成语

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浆酒藿肉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同“浆酒霍肉”。
食藿悬鹑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橡茹藿歠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不辩菽麦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辨菽粟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菽水承欢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饮水啜菽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饮水食菽形容生活清苦。同“饮水啜菽”。
智昏菽麦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智昏菽麦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藿菽相关的成语分类

藿菽相关的词语

薅栉【意思解释】1.清除整治。
薅草【意思解释】1.除草。
薃侯【意思解释】1.草名。也称莎草。
荷宠【意思解释】1.蒙受恩宠。
荷礼【意思解释】1.苛细的礼节。
荷担【意思解释】1.用肩负物;挑担。 2.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荷蒉【意思解释】1.语本《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注:"此荷蒉者亦隐士也。"后用为隐士之典。
荷筩【意思解释】1.见"荷筒"。
荷盖【意思解释】1.传说中用荷叶做的房顶。 2.传说中用荷叶做的车盖。 3.荷叶。
荷叶杯【意思解释】1.本为唐教坊曲名。取隋殷英童《采莲曲》中"荷叶捧成杯"句以为名。后用作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双调五十字,皆平韵仄韵互用。 2.荷叶中心凹处下连茎,可刺穿茎作酒器饮用。
荷累【意思解释】1.负累;牵累。
荷荷【意思解释】1.象声词。怨恨声。 2.象声词。歌唱声。 3.象声词。催眠声。 4.象声词。状其他声音。
荷的【意思解释】1.即莲子。
华镊【意思解释】1.即花镊。
华鳞【意思解释】1.指鱼。
华髓【意思解释】1.犹精髓。
华镫【意思解释】1.见"华灯"。
华骝【意思解释】1.即骅骝。骏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华辞【意思解释】1.华而不实的话。 2.华丽的文辞。
华颠【意思解释】1.白头。指年老。
华离【意思解释】1.地形不齐貌。 2.交错。 3.引申为龃龉。
华旷【意思解释】1.华丽宽旷。 2.华丽畅达。
华邃【意思解释】1.壮丽而深远;精深。
华钟【意思解释】1.见"华钟"。
华珰【意思解释】1.华美的椽头的装饰。珰,瓦当。
华历【意思解释】1.指我国的农历。
华缘【意思解释】1.佛教语。谓现世因缘。
华选【意思解释】1.显贵的职位。
华剧【意思解释】1.指显要的职位。
华阀【意思解释】1.高贵的门第。
华精【意思解释】1.道教指眼神。
华魄【意思解释】1.光彩。 2.皎洁的月光。
华甍【意思解释】1.华丽的屋脊。
华屋山丘【意思解释】1.状丽的建筑化为土丘。喻兴亡盛衰的迅速。语出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华首【意思解释】1.白首。指老年。 2.指美女的秀发。

藿菽相关的成语补全

藿菽相关的成语接龙

藿菽其他造句

藜藿造句1、可知藜藿之腹不受肉味,良可叹也。
2、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3、这好比对苦水饮蜜,临藜藿嚼肉。
4、此孩幸是藜藿农家,听医所为,若绅宦之家,娇养柔嫩,即医肯尽心施治,病家未必信;即病家信,医家亦未必肯独任其劳。
5、如首期“焐热”的葳蕤,第二期“焐热”的搴芳,以及后来的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惮烦、香醪等。
6、击壤歌,康衢谣,天下大和之心音,滥觞于唐尧乡里;粝粢食,藜藿饮,放勋厚德之遗香,氤氲在花果城中。
7、用陶簋吃饭,用陶铏喝汤,吃的是糙米粗饭和藜藿做的野菜羹。
8、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这些冰冻在古籍中的汉字骤然活跃起来,像新潮热词一样被网友追捧。
9、墨家不仅是个学派,也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教派,他们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脚上则是麻或布作的鞋子,甚或是赤足,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10、饿得慌,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
藿香造句1、藿香,黄精、大黄、皂矾各,米醋升。
2、如果出现突然呕吐,伴有发热或恶寒,头身疼痛,胸部满闷,舌苔白腻等症状,可以选择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散进行调理。
3、这款优秀的香水含有佛手柑,杜松,茉莉,并与广藿香,麝香,雪松完美融合,使BURBERRYS适合日常使用。
4、紫丁花、紫罗兰后调:广藿香、琥珀。
5、成分描述:苍术、广藿香、艾叶、樟树叶、卡拉胶珠等。
6、见谎言被识破,该司机又说他下午喝了藿香正气水、吃了速效救心丸,里面可能含有酒精。
7、北宋的太医局,所公布的居家必备良药药方中,就有藿香正气散。
8、还有芦荟,甘蕉,藿香,苦参,三七,丹参,沙参,甘草等。
9、广藿香精油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用途是滋补剂,也可用作兴奋剂和防腐剂。
10、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液及其组方药物对大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
菽粟造句1、“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
2、董浩菽粟,据说你被江南GPO内部消化了,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啊?
3、新中国诞生前夕,***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
4、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如同布帛菽粟之于人的生活,须臾不可离开。
6、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没有的。
7、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
8、碑帖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
9、书家而不明碑帖,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10、晋计急,乃取军中杂钱举息与畿内百姓,每至田收之际,多令军人车牛散入村乡,收敛百姓所得菽粟将还军。
布帛菽粟造句1、“东城布帛菽粟,西城马牛柴炭,南城禽鱼花鸟,中城珠玉锦绣。
2、新中国诞生前夕,***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
3、“四书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4、历史证明,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的利益,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不可以须臾没有的。
5、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
6、为人之学者,父子夫妇昆弟之道,布帛菽粟之宜也。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如同布帛菽粟之于人的生活,须臾不可离开。
8、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
9、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10、
啜菽饮水造句1、若嫁小民,布裙短衾,啜菽饮水,亦是良妇。
2、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生活上即使啜菽饮水,也是高兴的。
3、君子忧道不忧贫,即使啜菽饮水,鹑衣百结,依然不改其乐。
4、悠长之趣,不得于醲酽,而得于啜菽饮水之余;惆怅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之后。
5、悠长之趣,不得于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桔寂,而生于品竹调丝。
6、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7、饮食欲望,一般说来容易满足,“啜菽饮水”,所费无几,即可果腹,所以人易处于快乐之中,李泽厚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乐感文化,是有理由的。
8、“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等典故和成语,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
9、
10、
菽麦造句1、至于说小到做饭、烧菜,大到对话社交这些生活上的必备技能,顾薇表现出来的就更加呆笨鲁钝,不辩菽麦。
2、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3、他虽然看上去文质彬彬,可到了这里简直就是不辨菽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4、维大宋政和七年,岁在丁酉,三月清明,徐昭、张霖、郑亿年、陈又汇四公子于中牟县射猎,因童子无知,顽皮放浪,不辩菽麦,未识耕牛。
5、他都这麼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6、他都这么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7、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磨练,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
8、但是不辨菽麦,以海战失利为由,而认定这种战术必然是“错误”。
9、父亲说我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10、他刚到农村时还是个不辨菽麦的小伙子,经过这麼多年的学习磨练,现在已是个精通农艺的专家了。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