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什么虞之誉的成语

补 全不虞之誉
相 关 不虞什么什么 - 不虞之什么 - 不什么之誉 - 什么什么之誉 - 什么虞之誉 - 什么虞什么什么 - 什么虞之什么 -

什么虞之誉的成语大全

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什么虞之誉的相关词语

猜虞【意思解释】1.怀疑和忧虑。
出其不虞【意思解释】1.犹言出其不意。
不虞之隙【意思解释】1.意外的误会。
不虞【意思解释】①意料不到:不虞之誉。②意料不到的事:以防不虞。③没有准备:击其不虞|以虞待不虞者胜。
边虞【意思解释】1.边衅,边患。 2.边隅,边疆。
八虞【意思解释】1.周代八个掌管山泽的官员。
防虞【意思解释】1.谓防备不虞之患。
反虞【意思解释】1.虞,祭名。古代送葬返回时举行虞祭,称反虞。
寡虞【意思解释】1.谓忧虑少。
欢虞【意思解释】1.同"欢娱"。
火虞【意思解释】1.犹伙计。随从人员。
衡虞【意思解释】1.守护山林的官。
后虞【意思解释】1.犹后忧。
驩虞【意思解释】1.见"驩娱"。
黄虞【意思解释】1.黄帝﹑虞舜的合称。
黄农虞夏【意思解释】1.黄帝﹑神农﹑虞舜﹑夏禹的合称。
无虞【意思解释】1.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灭虢取虞【意思解释】1.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出师伐虢国。灭虢后,又回师灭掉虞国。后以"灭虢取虞"为典故,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
暮虢朝虞【意思解释】1.虢和虞都是春秋时的小国。晋国假道于虞以灭虢,归而又灭虞。见《左传.僖公五年》。后以"暮虢朝虞"比喻覆灭变迁之迅速。
二虞【意思解释】1.指隋虞世基﹑虞世南兄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誉誉【意思解释】1.疑惑貌。誉﹐通"豫"。
谄誉【意思解释】1.逢迎吹嘘。
盛誉【意思解释】1.极大的声誉。 2.极力称赞。
材誉【意思解释】1.因才能所获得的声誉。
逞誉【意思解释】1.炫耀声誉。
重誉【意思解释】1.声誉崇高;崇高的声誉。
驰誉【意思解释】驰名:产品驰誉全国|王郎驰誉满通都,软裘快马还东吴。
驰声走誉【意思解释】1.名声传扬。
称誉【意思解释】赞扬;赞美:为人称誉|倍受称誉。
传誉【意思解释】1.流传的美谈佳话。
才誉【意思解释】1.有文才的声誉。
阿誉【意思解释】1.阿谀﹐曲意赞美。
爱誉【意思解释】1.爱护称赞。
谤誉【意思解释】1.毁谤和称誉。
标誉【意思解释】1.标榜,夸耀。
冰誉【意思解释】1.清白廉洁的声誉。
不名誉【意思解释】1.对声名有损害,不体面。
避毁就誉【意思解释】1.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非誉【意思解释】1.非议和称誉。
讽誉【意思解释】1.讽谏称扬。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什么虞之誉的相关成语

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参商之虞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唐虞之治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古文观止·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衔橛之虞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同“衔橛之变”。
出其不虞犹言出其不意。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尔虞我诈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诈我虞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即鹿无虞原意是进山打鹿,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那是白费气力。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劳而无功。
《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暮虢朝虞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左传·僖公五年》
灭虢取虞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虢、虞:周朝国名。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出师伐虢国。灭虢后,又回师灭掉虞。
日薄虞渊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避毁就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墨子·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不屑毁誉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毁誉:毁谤和赞誉。指不值得理睬别人的毁谤或赞誉。
《后汉书·马廖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弛声走誉指名声传扬。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驰声走誉指名声传扬。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谬采虚誉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同“谬采虚声”。
钓名沽誉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钓名要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虽不可取于民奢纵害公,亦不必钓名要誉,太俭陋也。”
钓誉沽名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为国家谋长久……毋钓誉沽名,毋模棱两可。”
吊誉沽名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浮名虚誉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诽誉在俗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干名采誉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汉书·终军传》:“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沽名吊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我不为别的,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由。”
沽名干誉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追想我昔日纠劾仇贼,岂是沽名干誉。”
沽名要誉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沽誉钓名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沽誉买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同“沽名卖直”。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高自标誉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毁誉不一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
毁誉参半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
茅盾《温故以知新》:“正常的现象是毁誉参半。这个毁誉参半……会争出一个对作品既不偏高,也不偏低的恰好评价。”
交口称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交口赞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矫情干誉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假誉驰声指没有真才实学,靠互相吹捧扬名。
《旧唐书·薛登传》:“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
无毁无誉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无咎无誉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易·坤》:“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赞》:“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面誉背非指当面称赞,背后诽谤。同“面誉背毁”。
面誉背毁指当面称赞,背后诽谤。
声誉鹊起比喻声名迅速增高。
休声美誉休:美好。美好的声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誉不绝口不住地称赞。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三十六回:“中书令温峤,前遭敦忌,由敦表请为左司马,峤竟诣敦所,佯为勤敬,尝进密谋,从敦所欲,厚结钱凤,誉不绝口。”
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鬻矛誉楯指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以誉进能根据人们的称誉去进用贤能。
以誉为赏根据人们的称誉给以奖赏。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语出《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相关的造句

艰虞造句1、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话说艰虞。陈与义
2、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
3、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4、人世艰虞,家国忧患,伤怀哀乐,又异寻常。
5、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6、
7、
8、
9、
10、
虞城造句1、跟着杨天后面的那几个刘局长送来的人看到了这些教徒们表现出来的虞城,都不由得心中震惊了起来。
2、昨日,省纪委官方微博“清风中原”发布消息,因篡改个人档案年龄,商丘市虞城县卫生局局长范俊杰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职。
3、虞城县委*记何振岭到仓颉大道跨陇海铁路立交桥施工现场调研。
4、圣诞夜前夕,虞城县女基督徒被逮捕并被拘留。为迫害我们的人祷告。太
5、话说赵子凡从东京出发赶了一天的路,经过开封县,又穿越了兰考县,在日落之时,刚巧达到了虞城县,眼看天色不早,便只能打尖住店。
6、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侯方域故居—壮悔堂、八关斋;夏邑县孔子还乡祠;民权白云寺;虞城县的木兰祠、伊尹墓;汝州风穴寺、汝州汝瓷博物馆、汝州张公巷。
7、桃花落,杨柳绿,荷塘抽出花骨朵,春已暮。虞城处,谁家女儿脱下满是尘埃战时袍?虞城处,谁家女儿独坐西厢寂寥贴花黄?橘花散里
8、虞城执事启:据有关人员探知,东洲帝国发现邪教组织仙人阁,此组织人员众多,组织庞大,各大城池务必加紧防范,秘密探知仙人阁势力。
9、豫皖苏分局组建支前指挥部,在豫东永城设立总兵站,相继解放豫东商丘县、虞城县。
10、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
虞侯造句1、殿司白虎节堂,乃都虞侯理事之所,一尊白虎啸林的屏风前,两名铁甲铮亮的散祗侯按刀伺立,虎视眈眈,威风十足。
2、被周虞侯当头一顿臭骂,众武生鸦雀无声,个个低眉顺眼地垂手肃立,仿佛一群再乖不过的幼稚童子。
3、皇帝赵匡胤已经宣布御驾亲征了,还是与上次征讨潞州的方式相同,皇弟赵光义为大内都虞侯,吴廷祚留守汴梁,吕余庆协理事务。
4、个人赛第一场,北岛队长蹇硕的硕果累累对战陆谦的陆虞侯。
5、林冲一刀结果了陆虞侯的性命。
6、蔡太师和陆虞侯一前一后走下城楼,在城门口乘着马车刚走,天牢城上空的天色就大变了。
7、陆虞侯和林冲吃酒时说,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的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8、
9、
10、
无虞造句1、如果粮草和物资无虞,那辽东就固若金汤,不要说腹背受敌,就是八面受敌,他们也不在乎。
2、每年两会,社会各界,包括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努力都是不能抹杀的,但不代表面对现实状况就可以高枕无虞了。
3、于是郡境无虞,年谷丰稔,感帝恩德,若亢阳之逢膏雨焉。
4、中所储的清水干粮足用无虞,而我此刻通晓天象,即使是在这漭漭荒漠中也断不会迷失方向。
5、舍弟也是担心家叔的安危才会如此鲁莽,请前辈不计前嫌,饶了他这一次,顺便告知家叔现在何处,是否已然无虞。
6、这一隐忧并没有因华东区域市场的建设而高枕无虞。
7、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8、主公如此见信于臣,臣敢不尽忠竭力,为主公谋划乎?主公果真归顺大汤,臣愿献上一策,并以身家性命,保主公无虞!
9、那三两年蹇运过后,你又将会是一马平川,诸事就手,仓廪充实,衣食无虞,直到寿终。
10、雨婷脉象紊乱,脏器衰损,似受了严重的内伤,好在应当性命无虞。
虞国造句1、于是,礼物被送到了虞国。
2、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3、他是虞国人,是个不肯在晋国当官的亡国大夫。
4、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5、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6、在凯旋时,又顺道灭了虞国。
7、晋国的国君想要攻打虢国,可是晋、虢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要灭虢国必须假道虞国。
8、春秋时属鲜虞国,威烈王时建中山国,属中山。
9、如果我们让晋军通过,他们早晨灭掉虢国,晚上就该轮到虞国了。
10、到了晋献公的时候,他存心想灭掉虢国,但虢国和虞国定有联合抵抗强国的盟约,又不敢轻举妄动。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段誉造句1、当然,段誉是一种活法,鲁有脚也是一种活法。
2、的一声,众人齐声叫唤,段誉低下头来,只见左穆手执长剑,剑锋上微带血痕,一条赤练蛇断成两截,掉在地下,显是被他挥剑斩死。
3、他娘叫叶二娘,他长大后会有一个大哥叫乔峰,有一个三弟叫段誉吗?
4、她身旁站着个身穿淡绛纱衫的女郎,也是盈盈十六七年纪,向着段誉似笑非笑,一脸精灵顽皮的神气,这女郎是鹅蛋脸,眼珠灵动,另有一股动人气韵。
5、为得就是有样学样地报复段正淳的不忠,结果,没成想只是片刻的欢娱居然就珠胎暗结,在经历了十月怀胎之苦后,方诞下一儿并取名为段誉。
6、老来虽然知道有个儿子段誉,性情大为好转,但却绝不是吃斋念佛的善士,性情之间,只要觉得所谓之事是为天下苍生,不伤天害理即可。
7、一时之间,大道上怔住了两人,阿碧是柔肠百转,满心牵挂,段誉是怅惘别离,黯然魂销。
8、看段誉和乔峰聊得热闹,桃谷六仙中的桃根仙在一旁插话道。
9、这就是所谓龙众,指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两旁是天众与夜叉,分别指的是萧峰和虚竹。
10、二要跟前世心目中的悲剧英雄乔峰拜把子,跟虚竹、段誉称兄道弟,让肝胆相照的天龙三兄弟变成义气风发的四兄弟。
誉扬造句1、青旅出境部经理郭誉扬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出境游启动较早,缘于航空公司提前亮出了机票“底牌”,使旅行社争取到了主动。
2、郝龙斌参加“雄狮美术”誉扬典礼,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做上述回答。
3、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4、据新康辉国际旅行社的郭誉扬先生称,“公司至少在年内,都不会再排线去印尼了。
5、李文靖执政公正不阿,贵戚都无法由此钻谋任何的名利;司马光秉持大政,声誉扬播海外,辽人因此不敢侵扰边疆。
6、郝龙斌今天参加“雄狮美术”誉扬典礼,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做上述回答。
7、新康辉旅行社的郭誉扬分析认为,如果在游线设计、船体设施等方面配备合理,应该会有市场。
8、尤其是一代高僧省亻登、释静、释筠禅师,以著述《祖堂集》而名重禅林,誉扬中外。
9、台北市长马英九昨天参加皇冠文化集团誉扬仪式时,与会的老太太希望马市长能抱抱她的孙子。
10、而中国红十字会在民初兵灾赈济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沈敦和、施则敬、任凤苞、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等人在内的慈善家群体,其声誉扬于海内。
毁誉造句1、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
2、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价值历来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3、放眼拳坛世界,唯有泰森背得起如此名号,毁誉参半的生涯和起起伏伏的过往,让人唏嘘职业体育的无情,造化出一位如此奇妙的超级明星。
4、这种在明清之际过于前卫的想法,屡被认为“怪诞不经”,因而官府屡禁其书,后世虽对其评价两极、毁誉参半。
5、十年功过毁誉,且待后人评说,正如他退任之前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6、究竟这叱吒风云于一时的女性,有何本领成为千秋万世间一个女强人。本剧围绕她的生平事迹,为观众逐一揭开她那不平凡,毁誉参半的一生。
7、正常的现象是毁誉参半。这个毁誉参半……会争出一个对作品既不偏高,也不偏低的恰好评价。
8、我半生倥偬,毁誉加身,徒负无数虚名罪名。生前我不敢有一字自辩,身后……但愿世间能有哪怕一人,解我毕生隐衷。谢衣
9、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10、紧张繁忙的工作会让人忽略掉一些个人的荣辱毁誉,获得一种紧张的充实感。
令誉造句1、环顾四周,可以发现当时江南还有不少名郡,如常州、湖州,其富庶也都是享有令誉的。
2、臣露此拙,方见圣朝之私,赖蒙神笔赐刊,得有令誉。
3、刘令誉被薛国观一针见血的逼到死角,要么承认自己对这个消息确实与否不甚了了,要么如先前言之凿凿一口咬定此事千真万确。
4、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5、父亲的风标令誉,给褚蒜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6、用全城百姓的命来换一个人的忠诚令誉,这样的人还是老大么?
7、煌孙之芳,幼有令誉,颇善五言诗,宗室推之。
8、
9、
10、
令誉造句1、环顾四周,可以发现当时江南还有不少名郡,如常州、湖州,其富庶也都是享有令誉的。
2、臣露此拙,方见圣朝之私,赖蒙神笔赐刊,得有令誉。
3、刘令誉被薛国观一针见血的逼到死角,要么承认自己对这个消息确实与否不甚了了,要么如先前言之凿凿一口咬定此事千真万确。
4、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5、父亲的风标令誉,给褚蒜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6、用全城百姓的命来换一个人的忠诚令誉,这样的人还是老大么?
7、煌孙之芳,幼有令誉,颇善五言诗,宗室推之。
8、
9、
10、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