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什么之不得的成语

补 全求之不得
相 关 求什么什么什么 - 求之什么什么 - 求之不什么 - 求什么不什么 - 求什么不得 - 求什么什么得 - 什么之不得 -

什么之不得的成语大全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什么之不得的相关词语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见"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意思解释】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解释】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1.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意思解释】1.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语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意思解释】1."相思"二字的隐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意思解释】1.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解释】1.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意思解释】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后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顺他的就能昌盛,违逆他的就遭灭亡。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意思解释】1.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解释】1.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解释】1.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意思解释】1.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意思解释】1.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意思解释】1.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意思解释】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解释】1.《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通"盾")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意思解释】1.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意思解释】1.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意思解释】1.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解释】1.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1.比喻不到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到乌江心不死【意思解释】1.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见"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吐不茹【意思解释】1.《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不蔓不支【意思解释】1.见"不蔓不枝"。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意思解释】1.亦作"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2.谓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毒不发【意思解释】1.谓不受凌辱就不能发愤图强而有所成就。
不郎不秀【意思解释】1.明代俗语。犹言不高不下。 2.用以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参见"不稂不莠"。
不即不离【意思解释】1.佛教语。谓诸法相状虽异而性体则一。 2.形容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不忮不求【意思解释】1.不嫉妬,不贪求。
不凉不酸【意思解释】1.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解释】1.谓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过问该职位的事务。
不上不下【意思解释】1.亦作"不上不落"。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2.不好不坏。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1.不伦不类。 2.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不揪不采【意思解释】1.不理睬。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解释】1.比喻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种瓜得瓜﹐种李得李【意思解释】1.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腻得得【意思解释】1.形容物体给人以粘糊的感觉。
得得【意思解释】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2.频频;频仍。 3.特特,特地。 4.应诺之词。犹言好好。 5.的确,确实。 6.恰好。 7.犹答答。作词或词组的后缀。 8.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
得不得【意思解释】1.犹言巴不得。
得寸得尺【意思解释】1.《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道得应得【意思解释】1.亦作"道的应的"。 2.犹言说到做到。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意思解释】1.谓纵然一时躲避,但终究不能根本脱身。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意思解释】1.见"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意思解释】1.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除狼得虎【意思解释】1.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吃得开【意思解释】1.行得通;受欢迎。
策得【意思解释】1.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楚得楚弓【意思解释】1.见"楚弓楚得"。
楚弓复得【意思解释】1.喻失物复得。
楚弓楚得【意思解释】1.亦作"楚得楚弓"。 2.《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孔子家语.好生》﹑《孔丛子.公孙龙》﹑汉刘向《说苑.至公》等亦记有此事。后因以"楚弓楚得"或"楚得楚弓"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吃得来【意思解释】1.能吃;吃得惯。
吃得准【意思解释】1.猜得透,估计得准。
吃得消【意思解释】1.支持得住;受得了。
吃得住【意思解释】1.控制得住。 2.禁受得起;承受得住。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什么之不得的相关成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涅槃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得寸得尺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得尺得寸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六韬·文韬·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不得不尔尔:如此。不得不这样。表示为环境所迫或有难言之隐而无可奈何。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独得之见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得意之色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心得,一点收获;功:成绩。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宋·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逼不得已指迫不得已。
《云笈七签》卷八五:“[程伟]欲从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不得而知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不得其所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谷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不得开交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明·罗贯中《粉妆楼》第三十一回:“侯登听了这些话,句句骂得扦心,那里受得下去,又恼又羞,跳起身来说道:‘罢了,罢了!我同他不得开交了!’”
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
不得善终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不得要领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得不补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得不偿丧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金·王若虚《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元·高安得《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八卷:“娘子不须挂怀,三载夫妻,恩情不浅,此去也是万不得已,一年半载,便得相逢也。”
名不虚得指盛名非凭空取得。
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汉书·王莽传上》:“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郁郁不得志郁郁:忧伤、愁闷的样子。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
《快心编》第七回:“或因有才不售,郁郁不得志的。”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遨翔自得指自由自在的样子。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拔十得五拔:选拔,推荐。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楚得楚弓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见“楚弓楚得”。
吹弹得破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果然白雪团儿脸,泛出桃花瓣颜色,真乃吹弹得破。”

相关的造句

知之为知之造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以自诬,外不以自欺。荀子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8、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叁缄其口。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所以说,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秋微
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心伺候着。
4、关于这一点我想简单地引用一下37Signals:“每个人都喜欢能帮助完成工作的简单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5、这些短毛,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被人赶出门外,现在又请我过去,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
6、有些女人被他拥有后,会心甘情愿做他的性伙伴,甘愿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7、
8、
9、
10、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造句1、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况且弃之不去。
2、现在的《患难》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3、怎么办好呢?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些章节将不再对主题情节负责。
5、如此一来,古飞这一脉的修炼法诀上古炼体术,便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功法。
6、鬼子的主攻方向既然是永修,那么武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7、就是它了,反正其余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都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
8、
9、
10、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又不是玩具,岂由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2、对工作人员,不能采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3、旧时,主人对听差下人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
4、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她很方便,用过之后可以随手抛弃,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占空间永远安静,她就是便利贴女孩。
6、金钱,美人,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名誉,官位,他视如粪土,弃如草芥。
7、连娘家人的环卫部门,亦可以对他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8、她是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我会让她快乐,让她沉迷,让她陷入我们的游戏之中不能自拔。
9、但林的爱情观被他在学生会的同事形容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10、作为一个医疗改革样本,当地政府对民间资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姿态,似乎不过是玩了一场“捉放曹”游戏,颇为耐人深思。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句1、——我们可不是些沦落到人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境地的小脚色!大公夫人身穿一袭黑衣,黑纱蒙面,端坐在当门的主位上。
2、悟通天地至理,以念力控灵气、磁力、重力,万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心随意动。
3、你对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变相剥削人,人家很不舒服。
4、身后一天到晚的跟着无数的男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5、说句大话,只要这世上应有之物,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那条狗被训得十分驯服,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也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7、自出生至此,哪里有人会奚落自己,平日莫不是呼三喝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8、因为真气已经全部散入奇经八脉之中,任何人都觉察不到,而当你需要聚气之时,它又会突然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运用自如。
9、
10、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造句1、你在他面前说那些话,实在是班门弄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改革必须大刀阔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韩愈
4、《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就出自韩的《原道》……***在讲话或作报告时,很爱援用韩愈的话来说明有关问题。
5、日本人好像不大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不立的想法,所以很善于兼收并蓄,便显出一种二重性。
6、兄弟,听说过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八个字吗?
7、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知道问题在哪里。
8、天下的事就是这样,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看重文化改造的基本注脚。
10、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莫不,莫不,莫不造句1、神七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2、成长必然要经受挫折,个人成长莫不如是,种族繁衍莫不如是,国家强盛莫不如是.
3、这莫不是苍天开眼,莫不是先祖显灵,莫不是我向来与人为善,才让我喜得状元?
4、他说这话的意思,莫不是他已经知道了实情,莫不是有人先告诉了他,莫不是他在试探我?
5、莫不是你不懂事,莫不是你弟弟不争气,莫不是家境不好.爸妈怎么会累得病倒呢。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7、天宫一号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8、神六顺利返航的消息传来,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莫不激动万分,莫不奔走相告。
9、
10、
不卑不亢造句1、倒是方毅,不知是神经太大条还是底气够足,谈吐间神情自若不卑不亢,就像这个院长只是个平常的70多岁老爷子一样。
2、文光斗不卑不亢递上一支烟,他进来时就注意到这位大爷食指与中指间焦黄,这是常年抽烟的熏出来的结果。
3、所以海叔听起来说的不卑不亢,但是在明眼人听来,却已经是服了软,不过却能站的住道义的脚,再说了这里就他和唐振东两人,即使是服软,那也没外人看见不是。
4、在与别国维和警察交往时,不卑不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5、所谓安宁,就是在我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能不卑不亢地一边失去,一边寻找。
6、可是他讲得娓娓动听,不卑不亢,那种年轻人所固有的幼稚的自私心理暴露无遗,终于使听众无力反驳了。
7、我们对待外宾应该不卑不亢,不能丧失国格、人格。
8、她定睛看了看我,我目不旁视不卑不亢。
9、刘枫的态度不卑不亢,让两个小女人很是诧异,这小子,如此不通世务,怕是将来的官路会磕磕绊绊吧?周彤陪着惠厅长先行进了包房,刘枫和韩璐在下面等待。
10、只见她挺着肚子略微跟在佟妃稍后的位置,不卑不亢的善若水就像菊,在繁花里她不自卑,在蔓草中也不自负,一声素雅的装扮既不争妍斗艳,也甘于寂寞。
不破不立造句1、所以,笔者以为,不破不立,唯有先打破三年制这个旧的以学科体系为本位的框架,才能创造出新的模式来。
2、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知道问题在哪里。
3、依此类推,如果政府通过教育,能够改变农民的素质和观念,不破不立,根据个人优势,进行社会分工,同时农民通过买卖土地,获得自己的发展资金,把所有国有资源盘活,我国内需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4、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5、与其狗尾续貂,不如重头开始,正所谓不破不立,敬请期待《岐黄薪火2》问世。
6、思想先行,实践基础,法制建制从晚清产生两个章程的历史发展来看,最早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否定,所谓不破不立,在批判的同时也在提倡改革传统教育,这在朝廷内外有诸多一致的声音。
7、新旧信任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属转化而非不破不立。
8、在意识形态层面,我们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方针。
9、俗话说破而后立,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10、行政法治的一大功能,应当是不破不立,破除一部分既得利益的保障机制。
不文不武造句1、于是潜龙起蛰,鸣凤朝阳,濠州大陆,竟出了一位不文不武,亦文亦武的真人,拨乱致治,诞膺天命。
2、高原没想到,王伦把不文不武的自已给提升到杜宋二人之间,这显然是在把自已放于火架上烤炙。
3、他——一个穿越者——不文不武、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一无是处。
4、林冲为啥要对李真这样一个不文不武,无名小子而傻眼呢?原因无它,林冲看出来了,这个李真居然是个“异人”。
5、看他那不文不武的模样,谁知道他能干什么。
6、那人穿戴,不文不武,骑在马上,摇晃不定,明显不是军中将士。
7、
8、
9、
10、
得得造句1、我也曾听过手推车咯哒咯哒的声音,也曾听过马车突然踏破寂静,得得而过,我躺在床上好几分钟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2、约莫二个时辰,只见一名胡匪从草丛里钻出来,小心翼翼的打探,接着吹了一声口哨,又钻出几名胡匪,查验完银两后,其中一人打了一声呼哨,几匹马“得得”。
3、蝈蝈儿的嘴边有两颗像钳子似的牙齿,吃食物的时候,它就用这钳子一夹,食物就碎了。蝈蝈儿们扇动着背上的鞍翅,得得叫个不停,像个不大不小的乐班,合奏着一支悦耳的曲儿。
4、因而,谢天谢地啦。你正处在人生一群美妙地阶段。还有良多美妙得阶段会来到你眼前,今日新开传奇私服,但是都不是唾手可得得,你都得付出代价[得得造句],经历风险。
5、马蹄不再得得;车轮不再辚辚!
6、我的两个儿子喜欢相互比拼,闹得得挺激烈。
7、抢彼得得钱,还保罗的债。
8、洪荒比较出名的感情戏份,也就太阴星的两位结合了,后羿捷足先得得到了嫦羲,现在的帝俊也出现了,太阴星呵呵。
9、马蹄声又得得地响了起来。
10、有时候,她为了这一切的光荣和愉快真乐得得意忘形呢。
得得造句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勃朗宁
2、只有真心爱人的人,才能获得得别人的爱。
3、他做这事显得得心应手。
4、人活着总是要得罪一些人的就要看那些人是否值得得罪。
5、哥几个,有钱瞎得瑟,没钱穷得瑟,反正都得得瑟。
6、爷爷用原子笔写字不顺手,用毛笔反倒显得得心应手。
7、他获得了冠军,显得得意洋洋。
8、他俩是舞臺上老搭档了,所以演起来配合得得心应手。
9、有时候,她为了这一切的光荣和愉快真乐得得意忘形呢。
10、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造句1、我们中国人有句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优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郭沫若
3、我父亲辛勤工作,他总是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挂在嘴上。
4、他辛勤耕作,秋天取得了好成绩,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
6、圣经教导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等着瞧吧,你在生活中亦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已往的检讨,足为将来的借鉴。
9、只要你努力工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肯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10、生活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看得见,摸得着造句1、诺里斯创作最精到之处便是,他描绘的人物使人看得见摸得着.
2、付出,就是这个世界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3、异教徒:名词,愚昧无知的人,他崇拜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4、看得见摸得着就是用不了,就跟老男人胯下那玩意一样,逗你高兴细想还有顽皮在内,这种彩衣娱老的孩子谁不喜欢?除此,刑丰还跑了钱老爷子那一趟。
5、是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6、很多人会享受权势、享受财富、享受健康、享受自然风光,却不一定会享受幸福。因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而幸福却捉摸不定。
7、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8、于是三个人骑车去了清津市场,那时候,却早就变成了战场。成千上万的人,起家越来越高,都想要把马上就要变废纸的钞票变成一点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9、不过话说回来,受控环境及CLR带给我们的好处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10、不过,对我这个求知若渴、专事学习的成年人来说,所关心与关注的已不再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而是师资与学风的好坏。
得慌造句1、出城堵得慌,但墓区的车流却较平稳。
2、那点别扭劲儿又忽然回来了。不愿再思索,可是心中堵得慌。
3、“人是铁,饭是钢”,但不少职场人却宁愿选择“饿得慌”。
4、后来,他从死人仓库爬出来,爬到大房子已是夜间,边爬边哭喊,‘我没有死,我饿得慌!’有老乡给了他点东西吃,看房先生又把他推出门,扔进死人仓库。
5、他在散文集《雅舍谈吃》中谈到,在老北京,无论是钟鸣鼎食之家,抑或瓦灶蓬门的小户,人不分老少,几天不吃炸酱面全家上下都馋得慌。
6、你会发现狗儿会因为最高等级的零食而变得慌张失措,这会让它们失去注意力并暂停思考。
7、但是达夫小姐因为前同事们纷纷挤过人群去拥抱她,而显得慌张失措。
8、他说小时候喜欢吃春饼,一次吃多了,撑得慌,两个太监一个抓着腿,一个抱着肩膀,向地上。
9、七夕明月光,心里烦得慌,举头无美女,低头思姑娘。百思无良方,抹泪喝稀汤。打油诗一首,骚扰你一下,能博君一笑,也算价值大,七夕到了,祝你快乐!
10、云爷,你别和我说这些,让人感觉慎得慌,要是突遇紧急情况,我处理不了,你又联系不上,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遇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蚊子我百身莫赎。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