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诽谤什么什么的成语

补 全诽谤之木
相 关 诽谤什么什么 - 诽谤之什么 - 诽什么之什么 - 诽什么之木 - 诽什么什么木 - 什么什么之木 - 什么谤之木 - 什么谤之什么 -

诽谤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诽谤什么什么的相关词语

诽诽【意思解释】1.沸沸扬扬。
谗诽【意思解释】1.谗言诽谤。
谤诽【意思解释】1.诽谤。
诽讟【意思解释】1.诽谤怨望的言论。
诽议【意思解释】1.责难﹐非议。
诽誉【意思解释】1.毁谤和赞誉。
诽讥【意思解释】1.毁谤讥刺。
诽谤之木【意思解释】1.供百姓书写政治缺失的表木。
诽戏【意思解释】1.诽谤戏谑。
诽谑【意思解释】1.非议﹐戏谑。
诽谐【意思解释】1.诙谐﹐有风趣。
诽诮【意思解释】1.非议﹐讥诮。
诽语【意思解释】1.不符事实﹐中伤他人的话语。
诽訿【意思解释】1.见"诽訾"。
诽毁【意思解释】1.毁谤。
诽訾【意思解释】1.亦作"诽訿"。 2.毁谤。
诽诋【意思解释】1.诽谤诋毁。
诽章【意思解释】1.上奏章诽谤。
诽讪【意思解释】1.诽谤非议。
诽笑【意思解释】1.讥笑。
谗谤【意思解释】1.谗毁诽谤。
嘲谤【意思解释】1.嘲笑毁谤。
尘谤【意思解释】1.诬蔑诽谤。
阿谤【意思解释】1.大声喝叱和毁谤。阿﹐通"诃"。
谤书【意思解释】〈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议【意思解释】〈书〉诽谤议论。
谤讟【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
谤黩【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黩﹐通"讟"。
谤谗【意思解释】1.诽谤和谗言。
谤铄【意思解释】1.非议﹐毁谤。
谤誉【意思解释】1.毁谤和称誉。
谤亵【意思解释】1.诽谤丑诋。
谤嗤【意思解释】1.诽谤嗤笑。
谤訾【意思解释】1.责骂诋毁。
谤弃【意思解释】1.谓受到诽谤而被遗弃。
谤词【意思解释】1.亦作"?词"。 2.指责的言词。 3.毁谤之词。
谤诋【意思解释】1.毁谤诋毁。
谤诅【意思解释】1.非议﹑咒骂。
谤【意思解释】1.毁谤。
谤詈【意思解释】1.责骂。

相关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分类

诽谤什么什么的相关成语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腹诽心谤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非而心谤。”
诽誉在俗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面从腹诽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三回:“世兄果为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诽。”
面谩腹诽指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腹非心谤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清·曾国藩《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污染。”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唐·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使性谤气发脾气;撒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明史·项忠传》:“昔马援薏苡蒙谤,邓艾槛车被征。”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旧唐书·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相关的造句

诽谤之木造句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腹诽心谤造句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诽议造句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会曾一度和政治结合甚密,这一方面也招致了世人的诽议。
2、最是注重儿孙品行,家主不按齿序,只重贤德,如今的当家人李仲显在家族仲字辈便是排行第三,执掌李氏一门十数载,却是稳稳妥妥,从没听过点星诽议。
3、在德国,新议员安吉拉默克尔因建议改变健康系统的财政而饱受诽议。
4、在宗门内肯定是不好动手的,你们这次是公开的比斗,我要是现在去教训石炎一番,必定会惹来无数的诽议。
5、石炎两人一出现,便立马惹来了一阵诽议。
6、邓大人所言极是,立后立诸,当在社稷,皇上不应再拖下去,否则会引来外人诽议。
7、于学士所言极是,其实某也正有此意,只是陛下似乎还在犹豫是否派咱们右军入川,某又不好主动去请战,只怕遭人诽议,所以……
8、肯定不会,象这种事,很容易无中生有,经你这么一闹,哪个男人在外人的冷嘲热讽诽议之下,都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场吃醋受不了。
9、易尔一面色不变心中却恶意的诽议道。
10、庄子著作里,有许多诽议孔子的文章,好在庄子写文章时,孔子已死,而且当时中国又没有关于毁坏名誉的法律。
腹诽造句1、腹诽口谤,莫此之甚;不敬不讳,罕与为二。
2、十一娘腹诽着,忙把谨哥儿抱了以前:“谨哥儿是来找娘讲故事的吗?”。
3、钟菀白面从腹诽,硬着头皮钻了进去。
4、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王冲暗自腹诽着,别说之前的王冲不通人情,看王秀才居然能把儿女托付给王麻子夫妇这种人,就知道也是个没眼力价的迂腐措大。
7、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
8、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9、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10、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诽语造句1、总之,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听到什么关于嘲笑他跟何晴儿是男女朋友之类的流言诽语了。
2、我国当代有一名爱国墨客叫伸本,他遭诽语被流放后,有力救济危亡的国家,悲忿过分,因而投江自杀,以生就义。
3、幸亏简临事从容不迫,柔和镇定,好容易才忍受了这些谗言诽语。
4、总而言之,一大堆流言诽语吵得满天飞。
5、而湘潭县的冯爹爹却因为同事之间的几句谣言诽语,蒙面将的老同事陈爹爹打伤。
6、命运的伦泉降落在一户平凡人家,这个村子从那个时候起流传出了一些诽语,是福?是祸?不为人知。
7、身后开始响起流言诽语,顿时飞散开来。
8、一时间流言诽语到处传扬,有的说是因为大肆开发,造成天怒人怨,天神下来处罚来了。
9、我这么推设并非无端诽语,现实的事例早已司空见惯。
10、流言诽语经不起时间考验,时间一久大家看这莫家的“小家伙”。
弭谤造句1、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2、周厉王之败始于用荣夷公为卿,成于专利,终于弭谤。
3、以仍闻延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固禄求荣。
4、《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5、可是不用说也能想象的到,见过最现代的“弭谤”手段,周历王就是做了什么也自然不在话下。
6、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7、“厉王弭谤”的故事仍然以各种各样的版本一遍一遍上演着。
8、“今以本会为保障,苟人人能守会约,则谤因既灭,不弭谤而自弭。
9、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0、首先是以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削减或打压舆论的空间,以封堵的方式“弭谤”。
怨谤造句1、刘锡鸿还指控郭嵩焘自己及让小妾学英语、看洋戏是重大罪状,郭嵩焘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谈话是“闭门密语,怨谤国家”,有叛国嫌疑。
2、苟新政府成立,仍用专制之手段,必大失人心之所望,窃意数月之后,执政者必厚集天下之怨谤,而为众矢之的,上下冲突之事,或仍发生于斯时也。
3、一增一删维持平衡的假日设计,相信甫一出台就会引来怨谤。
4、“既然是办公事,就应事事秉公,如果不能尽如人意,必致社会上怨谤丛积,”朱昌琳认为当前环境,并不利于做事,因此婉谢陈宝箴的任命。
5、所以我才叫安哲鲁代理我的职权,他可以凭藉我的名义重整颓风,可是因为我自己不在其位,人民也不致对我怨谤。
6、厉王叫巫师算卦,看谁怨谤,格杀勿论。
7、如此重困民力,真犹如以犬食人,市人苦于虐政,怨谤载道,恨幕府入骨,直呼徳川纲吉以“犬公方”。
8、,所谓的周末王政衰弱,故有变风变雅,所谓的物不平则鸣,都是说的这种怨谤而生歌谣的观点。
9、
10、
诽谤之木造句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腹诽心谤造句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毁谤造句1、她的毁谤损害了他的名誉。
2、[新译]北风带来雨水;暗中毁谤人的舌头,使人怒容满面。
3、这些作梦的人,也像他们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
4、林前若谢恩而吃、为甚麽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6、我要求他不再在私下向报馆编辑毁谤我。
7、他毁谤亡人,以谰言玷污其美名,用这种下流手段来达到政治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为沮丧。
8、具体来说,没有自由言论是在司法上禁止毁谤、造谣、淫秽。
9、要毁谤人,不要争竞,乃要谦让宜人,向众人显出十分的温柔。
10、西拿基立的臣仆还有别的话毁谤耶和华神和他仆人希西家。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