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谤咎是什么意思

词 语谤咎
解 释【意思解释】1.毁谤和责罪。
组 成 - -
近义词
反义词

谤咎相关的词语

谗谤【意思解释】1.谗毁诽谤。
嘲谤【意思解释】1.嘲笑毁谤。
尘谤【意思解释】1.诬蔑诽谤。
阿谤【意思解释】1.大声喝叱和毁谤。阿﹐通"诃"。
谤书【意思解释】〈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议【意思解释】〈书〉诽谤议论。
谤讟【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
谤黩【意思解释】1.怨恨毁谤。黩﹐通"讟"。
谤谗【意思解释】1.诽谤和谗言。
谤铄【意思解释】1.非议﹐毁谤。
谤誉【意思解释】1.毁谤和称誉。
谤亵【意思解释】1.诽谤丑诋。
谤嗤【意思解释】1.诽谤嗤笑。
谤訾【意思解释】1.责骂诋毁。
谤弃【意思解释】1.谓受到诽谤而被遗弃。
谤词【意思解释】1.亦作"?词"。 2.指责的言词。 3.毁谤之词。
谤诋【意思解释】1.毁谤诋毁。
谤诅【意思解释】1.非议﹑咒骂。
谤【意思解释】1.毁谤。
谤詈【意思解释】1.责骂。
重咎【意思解释】1.严重的罪责。
疵咎【意思解释】1.缺点;过失。
参咎【意思解释】1.弹劾罪责。
谤咎【意思解释】1.毁谤和责罪。
变咎【意思解释】1.变故,灾异。
避咎【意思解释】1.避免罪过或过失。 2.避免祸害。
不咎既往【意思解释】1.语出《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谓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负咎【意思解释】1.抱愧,自感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干咎【意思解释】1.自取罪咎。
过咎【意思解释】1.过失;错误。
后咎【意思解释】1.后日的灾祸。
哗咎【意思解释】1.谓纷纷指责。
逭咎【意思解释】1.逃避罪责。
患咎【意思解释】1.灾祸。
悔咎【意思解释】1.过错;祸殃。 2.追悔前非。
害咎【意思解释】1.灾祸。
无咎【意思解释】1.无灾祸;无过失。 2.谓过由自取,无所怨咎。
无咎无誉【意思解释】1.谓无过恶可言,亦无良善足称。
内咎【意思解释】1.自我责备或惭愧不安。
念咎【意思解释】1.反省过失。

谤咎造句

谤咎相关的成语

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腹诽心谤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满。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腹非心谤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同“飞谋钓谤”。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使性谤气发脾气;撒气。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
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动辄得咎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进退惟咎指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既往不咎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咎有应得罪过和灾祸完全是应得的。
咎由自取咎:灾祸。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无咎无誉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引咎责躬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同“引咎自责”。
引咎自责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盈满之咎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
自取其咎咎:罪过,祸害。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自取咎戾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自贻伊咎指自己招来过错。
自取其咎咎:罪过,祸害。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自取咎戾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自贻伊咎指自己招来过错。

谤咎相关的成语分类

谤咎相关的词语

谤帖【意思解释】1.毁谤别人的帖子。
谤刺【意思解释】1.毁谤讥刺。
谤忌【意思解释】1.诽谤猜忌。
谤言【意思解释】1.怨恨﹑指责的话。 2.造谣中伤的话。
谤史【意思解释】1.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谤口【意思解释】1.毁谤人的嘴。
辬华【意思解释】1.斑驳陆离﹐五彩缤纷。
辬白【意思解释】1.头发花白貌。因借指老人。
办护【意思解释】1.料理﹔主持。
办房【意思解释】1.犹茶房。旧指在轮船﹑旅馆等处干杂务的服务人员。
办治【意思解释】1.谓治政有方。 2.指事情办成﹐办好。
办具【意思解释】1.备办。
办东【意思解释】1.犹作东。指作请客宴饮的主人。
办取【意思解释】1.犹取得。
办吏【意思解释】1.干吏。 2.办理杂务的吏役。
辨变【意思解释】1.犹变换。辨﹐通"变"。
辨验【意思解释】1.辨别检验。
辨护【意思解释】1.办理监督。 2.治理修护﹐修治。 3.照顾维护。
辨释【意思解释】1.分辩解释。辨﹐通"辩"。
辨谲【意思解释】1.明辨果决。谲﹐通"决"。
辨辞【意思解释】1.辩说的言辞。辨﹐通"辩"。
辨严【意思解释】1.置办行装。
辨丽【意思解释】1.指文辞华美绮丽。辨﹐通"辩"。
辨尝【意思解释】1.辨别品味。
辨对【意思解释】1.辩论答对。辨﹐通"辩"。
辨驳【意思解释】1.辩难﹐驳正。辨﹐通"辩"。 2.争辩反驳。辨﹐通"辩"。
辨装【意思解释】1.置办行装。
辨诘【意思解释】1.查问﹐查办。 2.辩难诘问。辨﹐通"辩"。
辨解【意思解释】1.分辩解释。辨﹐通"辩"。 2.辨别理解。
辨照【意思解释】1.辨别验证。
辨给【意思解释】1.谓言谈或写作敏捷流利。辨﹐通"辩"。
辨疏【意思解释】1.辩白的奏疏。辨﹐通"辩"。
辨画【意思解释】1.擘画﹐筹划。
辨测【意思解释】1.判断推测。
辨诉【意思解释】1.亦作"辨愬"。 2.申辩上诉。辨﹐通"辩"。

谤咎相关的成语补全

谤咎相关的成语接龙

谤咎其他造句

弭谤造句1、西周厉王暴虐奢侈,以杀“弭谤”,对批评其过失者,格杀勿论,终使“国人莫敢言”。
2、周厉王之败始于用荣夷公为卿,成于专利,终于弭谤。
3、以仍闻延边诸将不谋方略、不练士卒、结援弭谤、固禄求荣。
4、《国语·周语上》中《召公谏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5、可是不用说也能想象的到,见过最现代的“弭谤”手段,周历王就是做了什么也自然不在话下。
6、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7、“厉王弭谤”的故事仍然以各种各样的版本一遍一遍上演着。
8、“今以本会为保障,苟人人能守会约,则谤因既灭,不弭谤而自弭。
9、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0、首先是以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削减或打压舆论的空间,以封堵的方式“弭谤”。
怨谤造句1、刘锡鸿还指控郭嵩焘自己及让小妾学英语、看洋戏是重大罪状,郭嵩焘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谈话是“闭门密语,怨谤国家”,有叛国嫌疑。
2、苟新政府成立,仍用专制之手段,必大失人心之所望,窃意数月之后,执政者必厚集天下之怨谤,而为众矢之的,上下冲突之事,或仍发生于斯时也。
3、一增一删维持平衡的假日设计,相信甫一出台就会引来怨谤。
4、“既然是办公事,就应事事秉公,如果不能尽如人意,必致社会上怨谤丛积,”朱昌琳认为当前环境,并不利于做事,因此婉谢陈宝箴的任命。
5、所以我才叫安哲鲁代理我的职权,他可以凭藉我的名义重整颓风,可是因为我自己不在其位,人民也不致对我怨谤。
6、厉王叫巫师算卦,看谁怨谤,格杀勿论。
7、如此重困民力,真犹如以犬食人,市人苦于虐政,怨谤载道,恨幕府入骨,直呼徳川纲吉以“犬公方”。
8、,所谓的周末王政衰弱,故有变风变雅,所谓的物不平则鸣,都是说的这种怨谤而生歌谣的观点。
9、
10、
诽谤之木造句1、古先哲王立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犹惧不闻过。
2、“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3、正所谓的人生意义,也是人世间的流传了几千年的诽谤之木。
4、在我国历史上,比如,在尧舜时代,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清代发生过有名的“杨乃武案”等等,就是类似当代信访的相关制度和活动。
5、几千年前的尧舜时代,官方已设置了供人们议政论事的“诽谤之木”。
6、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7、为此,他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设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
8、早在远古时代,舜就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缺点和听取采纳别人的意见,终于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部落首领。
9、“舜有诽谤之木”,这是《吕氏春秋·自知》明文记载的。
10、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腹诽心谤造句1、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
2、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
3、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4、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5、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
6、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他旁边的大学生也腹诽心谤起来:活该,让你喜新厌旧!“***,看我不收拾你!”。
7、
8、
9、
10、
毁谤造句1、她的毁谤损害了他的名誉。
2、[新译]北风带来雨水;暗中毁谤人的舌头,使人怒容满面。
3、这些作梦的人,也像他们污秽身体,轻慢主治的,毁谤在尊位的。
4、林前若谢恩而吃、为甚麽因我谢恩的物被人毁谤呢。
5、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6、我要求他不再在私下向报馆编辑毁谤我。
7、他毁谤亡人,以谰言玷污其美名,用这种下流手段来达到政治上的成功,使有道德之人甚为沮丧。
8、具体来说,没有自由言论是在司法上禁止毁谤、造谣、淫秽。
9、要毁谤人,不要争竞,乃要谦让宜人,向众人显出十分的温柔。
10、西拿基立的臣仆还有别的话毁谤耶和华神和他仆人希西家。
获咎造句1、镇、道天朝大臣,不能与洋人对质辱国,诸文武即不以为功,岂可更使获咎?失忠义之心,唯有镇、道引咎而已。
2、每个人的精神视野和想象空间都极其有限,而现实的严酷和动辄获咎的恐惧,就使人只有寄于遥远的一切了。
3、在传统观念中,冬至也是一个神谴鬼扰、充满凶险的时段,因动辄获咎,所以禁忌特多,如忌打破碗盏,忌动粪土,忌拌嘴,忌说不吉利的话等。
4、是供上帝宥恕我们的功,宛如我们宥恕获咎我们的人一样。
5、因而嚣然责难于负责之人,负责者因获咎蒙谤。
6、清代的文字狱绝不开玩笑,动辄获咎便杀头灭族毫不苟且。
7、抑罗惇衍等恐如黄琮、窦絃之获咎耶?拟请优旨,出其锐气,克日大举。
8、我皇上爱惜人才,凡中外获咎臣工,苟心迹可原,咸荷弃瑕录用,或令戴罪立功,不知凡几。
9、
10、
休咎造句1、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这是一只穿越到异世的猴子的故事。
2、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3、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4、少年唐易偶得世外高人传承,能推演命理,预测未来休咎,精通医术国术,能文能武,有经天纬地之才。
5、其三者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6、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
7、小说不再是发生警讯、预言休咎,不是因为现实里这类高低不等玉石相混的恫吓预言如今太多了,而是预言能对付的只是这些歧路性的、意外性的乃至于人无知犯错的一时灾难,无助于本质性的比方说人的基本处境、人终归得一死这样存在意义及其荒谬的思索不是吗?朱天文
8、上古时代,先民事事都以占卜问祸福休咎,他们把龟甲放在火上灼焦,再看龟甲上的裂纹,来占卜吉凶。
9、自负体态风流,不知富贵难求,一朝膏梁锦绣,岂知他日休咎。
10、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便是通臂猿猴。
罪咎造句1、对于那些过去犯有罪咎,现已彻底悔悟,愿从伪方自拔来归,或愿于伪方不愿和平解决时里应外合协助我军攻城歼敌者,应即准予将功折罪,并得依其情况酌予奖励。
2、小我代表你已选择了罪咎,圣灵则代表你选择了清白。
3、相反地,它渲染避风港之外的罪咎,并建起重重栏栅而藏身其后。
4、罪咎会使你把天父与弟兄一起逐出身外。
5、幸存者罪咎感在大屠杀幸存者中首次被发现。
6、恐惧、忧虑和罪咎由平安、饶恕和自由所取代。
7、旧约的律法只会让我们停留在罪咎和失败中。
8、信徒不再受到律法的咒诅,刑罚和罪咎感的辖制。
9、
10、
无咎造句1、今时攻打丐帮功败垂成,手下愿堂主放弃儿女私情,重反无咎冈,以报一剑之仇,到是四海归一,再享永恒江山,无边风月亦不为迟。
2、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3、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4、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5、无咎冈一战后,颜某便静下心来,痛定思痛,发誓不再与任何门派发生争执。
6、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7、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
8、不务速化,而期以久成;不矜多闻,而必求深造。唯日孜孜,如恐弗及。因时而惕,虽危无咎。如是,则气质之偏未有不能化,学问之道未有不能成者。马一浮
9、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10、天气纵然热,不可多食凉,瓜果虽然美,不可吃过量。心静自然凉,无咎不惊慌,不虞身自康,无忧心舒畅。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是清凉山。夏季高温,注意防暑!
自咎造句1、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咎悔。
2、在争取我们的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因为错误的行为而自咎。
3、皇上超擢贤才,固然是幸事一件,但却由此引发幸进之风,使人阴喜钻营之道,而沉滞者不自咎才智之不足,反徒怨进身之无阶。
4、是日,太子又取出国母血诏与众人观看毕,不胜感叹,陆公子泪下沾衿,自咎昔日莽为,至国母姐姐害在奸妃手内。
5、前使使慰安有罪,而不晓朕意,擅诛杀,残忍不道,朕甚自咎。
6、其次,钱仲师兄既然负责督收黄老炭,我想,不论如何,这被下了火毒的黄老炭能够蒙混过关,坏我培元丹,钱仲师兄怕是要自咎引罪才能平众怒了。
7、城惊且哭,厚自咎,为服缌麻瘗之。
8、左右或进谏,危坐敛容,痛自咎,饰非辩给,谏者拜答不暇,故人人以为贤而莫之察。
9、一个人最难堪的事情莫过于被迫去为自己的失误而自咎。
10、一时自咎之情虽然略减,气愤之意却更直涌上来,若不是自知修为不及对方,真欲破窗而入,刃此二獠。
小牛教程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1011985号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